破产宣告对债权人的效力如何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债务人被宣告破产后,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时对债务人享有的债权称为破产债权。破产宣告使得有财产担保或者其他优先受偿权的债权人可以经由担保物或者特定财产获得优先清偿;对于其他的不享有特定财产优先受偿权利的债权人来说,只能依照法律规定的清偿顺序,通过法定程序来集体确定分配方案,从破产财产中获得清偿。 风险提示:破产财产在优先清偿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后,依照下列顺序清偿: (一)破产人所欠职工的工资和医疗、伤残补助、抚恤费用,所欠的应当划入职工个人账户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费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支付给职工的补偿金; (二)破产人欠缴的除前项规定以外的社会保险费用和破产人所欠税款; (三)普通破产债权。 破产财产不足以清偿同一顺序的清偿要求的,按照比例分配。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破产宣告对债权的效力为,使有财赔担保或者其他优先受偿权的债权人可以经由担保物或者特定财产获得优先清偿;对于其他的不享有特定财产优先授偿权利的债权人来说,只能依照法律规定的清偿顺序,过法定程序来集体确定分配方案,从破产财产中获得清偿。
破产宣告对债权的效力为,使有财产担保或者其他优先受偿权的债权人可以经由担保物或者特定财产获得优先清偿;对于其他的不享有特定财产优先受偿权利的债权人来说,只能依照法律规定的清偿顺序,通过法定程序来集体确定分配方案,从破产财产中获得清偿。
-
破产宣告对债权人的效力是?
破产宣告对债权人的效力为:有财产担保或者其他优先受偿权的债权人可以经由担保物或者特定财产获得优先清偿,债权人可以在法院确定的申报期限内申报债权。
2020.04.30 126 -
破产宣告对债权人的效力是
破产宣告对债权的效力为,使有财产担保或者其他优先受偿权的债权人可以经由担保物或者特定财产获得优先清偿;对于其他的不享有特定财产优先受偿权利的债权人来说,只能依照法律规定的清偿顺序,通过法定程序来集体确定分配方案,从破产财产中获得清偿。
2020.10.30 119 -
破产宣告对债权人的效力是什么
破产宣告对债权的效力为,使有财产担保或者其他优先受偿权的债权人可以经由担保物或者特定财产获得优先清偿;对于其他的不享有特定财产优先受偿权利的债权人来说,只能依照法律规定的清偿顺序,通过法定程序来集体确定分配方案,从破产财产中获得清偿。
2020.02.19 93
-
破产宣告对债权人的效力如何?
债务人被宣告破产后,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时对债务人享有的债权称为破产债权。破产宣告使得有财产担保或者其他优先受偿权的债权人可以经由担保物或者特定财产获得优先清偿;对于其他的不享有特定财产优先受偿权利的
2022-10-14 15,340 -
破产宣告对债权人的效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一百零七条第二款规定,债务人被宣告破产后,债务人称为破产人,债务人财产称为破产财产,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时对债务人享有的债权称为破产债权。第一百零九条规定,对破产人的
2022-05-11 15,340 -
企业破产宣告对破产人产生的法律效力如何,破产宣告对什么人的效力
企业破产宣告对破产人产生的法律效力: 1、破产宣告对破产人法律人格的效力。法院作出破产宣告的裁定后,企业由债务人变成了破产人,应当向原登记机关进行破产登记,其法律人格仅在清算意义上继续存在。这与破产案
2022-03-03 15,340 -
破产宣告对债权人是否有效
破产宣告对债权的有效性是,有财产担保或者其他优先受偿权的债权人可以通过担保或者特定财产获得优先清偿;对于其他不享有特定财产优先受偿权的债权人,只能依照法律规定的清偿顺序,通过法定程序集体确定分配方案,
2021-11-10 15,340
-
01:33
公司宣告破产后债务谁还
公司宣告破产后,债务由公司以公司全部资产偿还。当公司全部资产用于偿还债务后,公司破产程序终结,破产管理人可注销公司,剩余未偿还的债务不必再作偿还。公司资产用于清偿债务的顺序如下: 1、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 2、职工费用。包括职工的工资、医疗
2,416 2022.04.15 -
01:02
公司宣告破产债务怎么办
公司宣告破产债务应当按照先后顺序,以公司剩余财产清偿债务。破产以后财产应优先清偿破产费用和共同利益债务以后,清偿应按照下列顺序:破产人欠职工的工资、医疗费、伤残补助费和抚恤金费用,应计入职工个人账户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和基本医疗保险费,规定应支
923 2022.04.17 -
02:12
破产程序中债权人如何申报债权
债权人申报债权的程序是: 1、未到期的债权,在破产申请受理时视为到期。附利息的债权自破产申请受理时起停止计息。 2、附条件、附期限的债权和诉讼、仲裁未决的债权,债权人可以申报。 3、债务人所欠职工的工资和医疗、伤残补助、抚恤费用,以及法律、
1,545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