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行合同的诉讼时效是多久呢?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定的义务,对权利人来说风险就已产生,此时就应采取相应措施,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避免扩大损失。反之,如果此时权利人不采取任何措施,直到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后,未向义务人主张权利,即使人民法院对前几期已超过两年期限的权利也予以保护,而这时义务人早已债务累累,已有的财产也可能被其他债权人执行,根本无力偿还债务,权利人的利益最终还是得不到保护。 三、分期履行的合同分别计算诉讼时效符合诉讼时效的立法本意。民法之所以设立诉讼时效制度,其目的就是为了督促当事人及时行使权利,避免使民事法律关系长期处于不稳定状态。而分期履行的合同,分别计算诉讼时效与这一立法本意相吻合。反之,如果分期履行的合同从最后一期履行届满计算诉讼时效,则必然导致权利人不及时主张权利,义务人不按合同的约定履行义务。这不仅使法律关系处于不稳定状态,也不利于维护合同的严肃性。 试论保证期间和保证债务诉讼时效 在涉及金融债权的案件中,保证人是否需要承担保证责任往往是案件的焦点问题,而在这其中,保证债务诉讼时效和保证期间又通常成为双方当事人都极力想要倚仗的“武器”。因此,彻底澄清与此相关的颇有些理论色彩的课题,有助于解决一些实务方面的问题,也就显得并非毫无价值。上面说的内容就是有关履行合同的诉讼时效的正确解释了,希望采纳。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诉讼时效为三年,如果合同期满后再去起诉,继续履行不太现实的话,只可要求对方承担违约责任或损害赔偿。 对方行为违约,你是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继续履行合同,并让对方承担违约责任的。
合同履行的诉讼时效一般是三年,开始计算的时间是从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开始。但是,自权利遭受损害之日起二十年内都没有起诉的,法院不予保护。
-
分期履行合同的诉讼时效是多久
分期履行合同诉讼时效是三年。 1、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2、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当事人约定同一债务分期
2022.07.13 259 -
继续履行的合同诉讼时效是多久
继续履行的合同诉讼时效为三年。诉讼时效是指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当时效期间届满时,债务人获得诉讼时效抗辩权。
2021.02.14 175
-
合同不履行的诉讼时效是多久
想要知道合同不履行的诉讼时效是多久,应该了解以下内容 具体来说分三种情况,确认违约时诉讼时效起算。 1、未履行的合同自合同规定的该履行的时间开始视为违约 2、根据合同的性质需要做出崔告的崔告期满仍不履
2022-08-16 15,340 -
继续履行合同的诉讼时效是多久?
合同的继续履行,诉讼时效为三年,如果合同期满后再去起诉,只可要求对方承担违约责任或损害赔偿。法律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
2022-06-07 15,340 -
继续履行合同的诉讼时效是多久
继续履行合同的诉讼时效为三年,继续履行合同属于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形,其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权利人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三年内提起有效诉讼。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
2022-05-12 15,340 -
分期履行合同诉讼时效是多久
合同分期履行的诉讼时效是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
2022-05-25 15,340
-
01:08
合同违约诉讼时效是多久
合同违约是指违反合同债务的行为,亦称为合同债务不履行。这里的合同债务,既包括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的义务,又包括法律直接规定的义务,还包括根据法律原则和精神的要求,当事人所必须遵守的义务。仅指违反合同债务这一客观事实,不包括当事人及有关第三人的
1,660 2022.04.17 -
01:10
可撤销合同的诉讼时效是多久
可撤销合同适用除斥期间,除斥期间与诉讼时效不同,它是法律规定的不变期间,一般不发生中断、中止或延长的问题,其所消灭的是实体权利。《民法典》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权消灭: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
1,601 2022.04.17 -
01:11
合同欠款诉讼时效多久
根据我国民法总则的规定,一般民事诉讼时效为三年。诉讼时效自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时起算,但是如果自其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已经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也就是说,如果债务人迟迟不肯还款的,债权人最好在合同上写的日期后的三年内,到人民法院进行
1,396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