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缴费基数和津贴发放有什么关系?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一、根据《江苏省工资支付条例》第二十九条:劳动者依法享有的法定节假日以及年休假、探亲假、婚丧假、晚婚晚育假、节育手术假、女职工孕期产前检查、产假、哺乳期内的哺乳时间、男方护理假、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等期间,用人单位应当视同劳动者提供正常劳动并支付其工资。该条例第六十四条明确,本条例第二十条用于计算劳动者加班加点工资的标准,第二十四条、第二十八条、第二十九条、第三十条用于计算劳动者提供正常劳动支付月工资的标准,第二十六条用于计算不予支付月工资的标准应当按照下列原则确定:(一)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双方有约定的,从其约定;(二)双方没有约定的,或者双方的约定标准低于集体合同或者本单位工资支付制度标准的,按照集体合同或者本单位工资支付制度执行;(三)前两项无法确定工资标准的,按照劳动者前十二个月平均工资计算,其中劳动者实际工作时间不满十二个月的按照实际月平均工资计算。二、生育津贴:生育津贴按照计发基数乘以职工产假天数计发。计发基数,按职工生育时所在用人单位前12个月生育保险月人均缴费基数除以30计算。计发天数为:顺产的,128天;难产、剖宫产的,增加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15天。根据《苏州市职工生育保险管理办法》(苏府规字[2015]2号)规定:生育津贴是职工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享受产假或者计划生育手术休假期间获得的工资性补偿,生育津贴与产假工资不重复享受。职工产假或者休假期间,享受的生育津贴低于其产假或者休假前工资的标准的,由用人单位补足;高于其产假或者休假前工资的标准的,用人单位不得截留。所以如用人单位支付的产假工资小于生育津贴的,应将差额支付给女职工,另如产假工资未足额支付的,应先补足产假工资再与生育津贴比较,如津贴仍高于产假工资的,再将差额支付给职工。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
社保缴费基数和工资有什么关系
社保基数虽然和工资的总额不大相等,但是与工资的总额有密切的关系。社保基数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用的依据,社保基数是根据劳动者去年的工资总额来确定的。如果劳动者的工资总额是低于社保基数的,那么就按照基数的最低限度来支付
2020.06.16 743 -
生育津贴跟社保基数有关系吗?
1.生育保险是通过国家立法规定,在劳动者因生育子女而导致劳动力暂时中断时,由国家和社会及时给予物质帮助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我国生育保险待遇主要包括两项。一是生育津贴,二是生育医疗待遇。 2.用人单位按照国家规定缴纳生育保险费,职工不缴纳生育
2020.03.15 1,786
-
社保缴费基数和工资有什么关系?
一、社保缴纳基数应当按照劳动者应发的工资作为社保缴纳的基数。 二、工资应当以货币的形式发放给劳动者本人,工资包括基本工资、加班工资、各种补助津贴、绩效工资等。
2022-07-25 15,340 -
社保缴费基数和工资的关系
社保基数和工资是直接挂钩的。 1、社保基数是员工的上年度平均工资,是交纳社保费的标准,交费比例由政府部门规定。 2、社保中心规定了社保基数的上下限。社保基数不能大于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的3倍,这是对高收
2021-12-12 15,340 -
社保缴费基数和工资的关系是什么
社保基数和工资是直接挂钩的。 1、社保基数是员工的上年度平均工资,是交纳社保费的标准,交费比例由政府部门规定。 2、社保中心规定了社保基数的上下限。社保基数不能大于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的3倍,这是对高收
2022-10-15 15,340 -
生育津贴是按缴费基数发放的吗?
生育保险待遇由用人单位在职工产后或手术后18个月内,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申办时应填报《职工生育待遇申领表》,并提供以下资料: 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核发的生育证明; 生育医疗证明、门诊病历、出院小结
2022-06-30 15,340
-
01:23
社保2021年缴费基数
2021年1月起用人单位各项社会保险费的缴费基数根据地区不同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大致的金额规定如下: 工资收入低于缴费基数下限标准:基本养老保险:3175元;失业保险、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大病医疗互助补充保险:3463元;
7,433 2022.04.12 -
01:07
社保缴费基数3746是什么档次
社保缴费基数3746是最低档次。2021年济南市的社保缴费基数下限是每月3746元,缴费上限为每月为18725元。灵活就业人员可以根据这个缴费下限和上限之间的范围只有选择参保地缴费档次;在岗职工如果本人工资低于3746元的,只能按照3746
9,022 2022.04.17 -
01:13
社保缴费基数3815是什么档次
社保缴费基数3815是最低档次。一般情况下,职工的社保缴费基数是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依据本人月平均工资低于当地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缴费。超过当地职工平均工资300%的,按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0%缴费,超过
2,236 2022.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