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诉行政审查裁定书怎么写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人民法院 行政裁定书 (先予执行用) (××××)×行×字第××号 原告×××,……(写明姓名或名称等基本情况)。 被告×××,……(写明姓名或名称等基本情况)。 第三人×××,……(写明姓名或名称等基本情况)。 (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加人的列项和基本情况的写法,除当事人的称谓外,与一审行政判决书样式相同。) 本院在审理原告×××诉被告×××……(写明案由)一案中,原告×××于××××年××月××日向本院提出先予执行的申请,要求……(概括写明请求的具体内容)。 本院认为,……(写明决定先予执行的理由)。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五十七条的规定,裁定如下: ……(写明先予执行的内容及其时间和方式)。 本裁定书送达后立即执行。 如不服本裁定,可以向本院申请复议一次。复议期间不停止裁定的执行。 审判长××× 审判员××× 审判员××× ××××年××月××日 (院印) 本件与原本核对无异 书记员××× 一、本裁定书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五十七条规定的情形。 二、二审先予执行的行政裁定书,可参照本样式制作。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行政诉讼的判决书应写明原被告的基本身份信息;原告的诉求和事实根据;被告的答辩和事实根据;以及法院依法认定的事实、理由;法院作出的判决结果,所依据的法条的条款等内容。
行政诉讼中附带审查: 1、启动主体只能是受依据该规范性文件作出的行政行为影响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且已对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原告; 2、应当在第一审开庭审理前提出,有正当理由方可在法庭调查阶段提出; 3、人民法院依职权主动附带审查行政规范。
-
行政处罚裁定书的审查内容有哪些
行政处罚案件的审查内容有:处罚机关是否具有管辖权;违法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充分;调查取证程序是否合法;是否超过行政处罚追诉时效;适用依据和初步处理意见是否合法、适当。
2020.03.14 169 -
行政诉讼怎么审查
在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可以按照以下规定对行政机关进行审查:行政机关有违法行为的,应当将有关材料移送监察机关、该行政机关或者其上一级行政机关;认为有犯罪行为的,应当将有关材料移送公安、检察机关。
2020.08.13 100 -
行政非诉案件审查标准
行政非诉案件审查标准如下:非诉执行审查以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作为审查标准。凡是合法的具体行政行为,法院都应当依法裁定准予强制执行。根据规定:被申请执行的具体行政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不予执行:明显缺乏事实根据的;明显缺乏法律
2021.12.12 1,979
-
行政再审裁定申诉书该怎么写?
正文: 申诉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申诉人因_____一案,不服_______人民法院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字第_______号行政判决(或裁定),
2022-07-20 15,340 -
行政再审裁定书怎么写
(××××)×行申字第××号 再审申请人(写明原审诉讼地位)×××,……(写明姓名或名称等基本情况)。 被申请人(写明原审诉讼地位)×××,……(写明姓名或名称等基本情况)。 原审第三人(或原审中的其
2022-06-30 15,340 -
非诉行政审查裁定书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三申请执行人于2016年10月8日向本院申请执行房屋征收与补偿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审查了本案。 非诉行政审查裁定书2014年4月24日,厦门市湖里区人民政府发布《湖里区人民政府关于轨道交通
2022-06-12 15,340 -
行政非诉执行查定书
对被执行人提出的不服非诉行政执行裁定异议,可作以下处理: 1、参照民事诉讼法第九十九条关于先予执行裁定的相关规定,在行政裁定书中规定,当事人对裁定不服的,可以向作出裁定的人民法院申请复议一次,复议期间
2022-08-08 15,340
-
01:01
行政裁定书是什么意思行政裁定书一般是指,不符合起诉条件的,而作出不予立案的裁定或者是驳回起诉。行政裁定主要用于解决程序问题,以驳回起诉、准许或不准许撤诉以及其他由裁定解决的事项。裁定书通常会通过书面形式作出,会让审判人员、书记员署名,加盖人民法院印章。永久有效
3,981 2022.04.17 -
01:14
起诉书怎么写起诉书也就是起诉状,在民事案件中,标题一般是“民事起诉状”。起诉状应当包括以下内容并按顺序写成:1、原告的身份信息。原告是个人的,应当写明原告方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原告方如果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应当
188,143 2022.04.15 -
01:17
合同仲裁申请书怎么写申请人可以到劳动仲裁委员会立案庭拿到模板,仲裁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1、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住所、通讯地址和联系电话,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通讯地址、联系电话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2、仲裁请求和所
1,563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