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签订合同的双倍赔偿责任怎么计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诉讼时效是一年,看有没有中断或者中止的情形。超过时效的为自然之债,单位可以支付,也可以不支付,支付了不能以不当得利要求返还。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未签劳动合同,双倍赔偿的计算方式是,从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后的第一个月计算至劳动者的实际工作时间,每月向劳动者支付二倍的工资。但计算的时间最多不能超过十一个月。
未签定劳动合同支付二倍工资的情形有两种: (1)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2)用人单位违反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
未签订劳动合同双倍工资怎么计算
未签定劳动合同支付二倍工资的情形有两种: (1)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2)用人单位违反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2020.09.09 152 -
未签订劳动合同双倍工资怎么计算
未签订劳动合同双倍工资根据用工年限计算。用工年限较长的,按第二个月至第十二个月双倍工资计算,并给予经济补偿。自就业之日起一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应当支付两倍的工资,并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根据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
2022.04.14 1,723 -
未签劳动合同赔偿双倍工资怎么计算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二倍工资的计算标准,按劳动者实际获得的月收入扣除加班工资、非常规性奖金、福利性、风险性等项目后的正常工作时间月工资确定。月工资未明确各构成
2022.06.11 658
-
未签订劳动合同赔偿双倍工资是怎么计算的
公司应在员工入职起一个月内与员工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若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应从第二个月起支付员工双倍工资。但要注意一年的诉讼时效问题,双倍工资的请求诉讼时效是逐月失效的。
2022-03-18 15,340 -
未签订劳动合同赔偿双倍工资差额是怎么计算的
1,要看要求是那个期间的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差额。 2公司应在员工入职起一个月内(试用期内也要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与员工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若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应从第二个月起支付员工双倍工资。但
2022-03-19 15,340 -
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怎么计算双倍工资
如何计算的期限1、内用人单位也应当与劳动者签订书面。依据《》第七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及第十条第一款“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规定,我们认为: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
2022-09-02 15,340 -
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怎么计算
1、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差额可以在职的时候主张,也可以离职后再去申请劳动仲裁要求支付,但一定不得超过一年; 2、没有为你购买社保,你可以以此理由为由辞职,并同时主张一年一个月经济补偿金。劳动仲裁后
2022-05-02 15,340
-
01:04
未签订合同 双倍工资计算
未签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具体如下:未签劳动合同,双倍工资计算的起算时间为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截止时间为补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前一日;计算标准,按劳动者实际获得的月收入扣除加班工资、非常规性奖金、福利性、风险性等项目后的正常工作时间月工资
1,727 2022.04.17 -
01:03
工厂未签订劳动合同怎么赔偿
工厂未签订劳动合同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即使是没有签劳动合同书,员工就享有劳动法上规定的各项权利,单位也负有劳动法上的各项义务。其中,依法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就是用人单位不能免除的强制性法定义务。用人单位不签订劳动合同,法律上要承担双倍工资,
3,160 2022.04.17 -
01:07
同等责任如何计算赔偿
关于同等责任如何计算赔偿,可以根据具体案例进行分析,针对一般发生在机动车与机动车之间、非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之间的交通事故,通常会按照交警出具的《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所认定的同等责任各自承担50%的事故责任。 而针对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或行人之间
879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