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朋友借高利贷跑路担保人要还钱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朋友借了高利贷后,不还款跑了,担保人要承担担保责任,但只承担符合法律规定的利息,超出法律规定部分不需要偿还,责任担保的方式如下: (1)、如果是一般保证的,需要债权人向法院起诉,经法院强制执行后,仍然不能偿还债务的,才能要求一般担保人偿还债务; (2)、如果连带保证的,债权人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偿还债务; 2、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八十七条,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债务人不能履行债务时,由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为一般保证。一般保证的保证人在主合同纠纷未经审判或者仲裁,并就债务人财产依法强制执行仍不能履行债务前,有权拒绝向债权人承担保证责任,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债务人下落不明,且无财产可供执行; (二)人民法院已经受理债务人破产案件; (三)债权人有证据证明债务人的财产不足以履行全部债务或者丧失履行债务能力; (四)保证人书面表示放弃本款规定的权利。 第六百八十八条,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保证人和债务人对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为连带责任保证。连带责任保证的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情形时,债权人可以请求债务人履行债务,也可以请求保证人在其保证范围内承担保证责任。 《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五条 借贷双方没有约定利息,出借人主张支付借期内利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自然人之间借贷对利息约定不明,出借人主张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除自然人之间借贷的外,借贷双方对借贷利息约定不明,出借人主张利息的,人民法院应当结合民间借贷合同的内容,并根据当地或者当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利率等因素确定利息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借款人未按时还款的,担保人需要还钱,责任承担方式与担保性质有关。如果在担保时约定了在借款人不能还款的情况下,担保人需要还款的,则为一般保证,担保人在借款人无力还款的情况下才需要承担责任。如果在担保时无任何约定,则为连带责任保证,贷款人可以要求借款人还款,也可以要求担保人承担责任。
-
如果朋友借了高利贷我做了担保人
担保人负有代偿义务,但是要看您做的是一般保证担保,还是连带保证担保,二者的代偿顺序是有区别的。一般保证的保证人在主合同纠纷未经审判或者仲裁,并就债务人财产依法强制执行仍不能履行债务前,对债权人可以拒绝承担保证责任。连带责任保证的债务人在主合
2021.02.04 1,078 -
高利贷要不要帮朋友还?
帮朋友担保高利贷,不一定需要帮忙还款,首先如果借款的利率超过了法律规定的范围,则超出部分的利息不受法律保护,借款人可以不予支付,且只有当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的时候,担保人才需要承担相应的担保责任。
2021.03.12 131
-
借款担保人,朋友借钱帮人家做担保人结果朋友跑了
先承担担保责任,之后向债务人追偿、。
2022-10-06 15,340 -
2022年借高利贷需要担保人吗
依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进行借贷活动时,出借人可以要求借款人提供担保。但高利贷本身是不合法的,超过法律规定的利率是不受保护的。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
2023-01-02 15,340 -
替朋友借钱,朋友跑路了,你可以不还钱吗
没有担保协议,难以追究连带违约责任。
2022-10-20 15,340 -
2022年男朋友欠钱跑路该等他吗
不应该。 欠钱跑路,一般情况下不会被通缉,但如果对于法院的判决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的,涉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要负刑事责任,就有可能会被通缉了。 《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对人
2022-11-27 15,340
-
00:55
朋友借钱不还能报警吗
朋友欠钱不还可以报警,但是这属于民事纠纷的范畴,报警对解决问题意义不大。因为对于民事纠纷警方不会立案,只会采取调解的方式解决,所以对于欠款纠纷最好采用诉讼的方式解决更为有效。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诉讼、仲裁、调解来解决。欠款不还,不属于警察管
3,336 2022.04.17 -
01:26
朋友借钱好多年不还怎么办
朋友借钱好多年不还可以先协商解决,解决不了在去法院提起诉讼。朋友借钱后一直以各种理由拖延还款,甚至以自己的行为表明拒绝还款的,可以告知其应当按时还款,否则将采取法律手段。如果该朋友仍然不还款的,债权人可以收集好相关的证据向法院起诉,申请支付
1,634 2022.04.15 -
01:15
朋友借钱不还要如何起诉
债权人要提起诉讼的,首先要写好起诉状,起诉状中要包含起诉的请求和理由。写好起诉状后,再带上起诉状、身份证、户口本、相关证据原件或者复印件到被起诉人户口所在地,或者居住满一年以上的经常居住地的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决定审理案件之后,会先组织双方进
1,723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