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高温补助标准规定了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天津高温津贴标准为上年度全市职工日平均工资的12%,计算时四舍五入保留到元。高温津贴按日计算、按月发放,纳入企业工资总额,但不作为最低工资组成项目。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35℃以上(含35℃)高温天气从事室外露天作业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不含33℃)的(以下简称“高温天气作业”),应当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高温天气温度数据,以我市气象主管部门所属气象台站发布的中心城区以及其他各区天气实况数据为准。工作地点不固定以及机动作业的劳动者,在处于高温天气期间的任一工作地点从事高温天气作业的,用人单位应按规定计发高温津贴。从事高温天气作业的劳动者,高温津贴可以按照日累计高温天气作业小时数折算后发放。
天津职工高温津贴日标准为上年度全市职工日平均工资的12%,按日计算,按月发放,标准是每人每天38.7元,以每月月计薪天数为21.75天计算,发放时间为4个月,即6月、7月、8月、9月。 高温津贴是为保证炎夏季节高温条件下经济建设和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保障企业职工在劳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身体健康,决定适当提高职工夏季清凉饮料费发放标准。国家规定,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高温天气下(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露天工作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高温补贴。
-
天津高温补贴发放标准
按规定,天津每年防暑降温费的发放时间为 6、7、8、9月。防暑降温费的月标准,是按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确定。2020年度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为5265元,以此推算,2021年防暑降温费的月标准约为158元,四个月合计约为632元,比
2020.04.12 342 -
天津高温补贴发放标准2020
天津市在6-9月会发放防暑降温费,月标准为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高温津贴在防暑降温费的基础上发放,对于高温作业人员,日标准为上年度全市职工日平均工资的12%。
2020.08.08 217 -
高温补助的标准
(一)特高温补贴:标准为10元/人/出勤日。 (二)高温补贴:标准为7元/人/出勤日。 (三)高温岗位作业时间超过日出勤时间的50%以上。 (四)补贴金额在员工月度工资中体现。用人单位应当为高温作业、高温天气作业的劳动者供给足够的、符合卫生
2020.11.26 314
-
天津高温补助标准是多少?
天津:6-9月,高温津贴日标准为上年度全市职工日平均工资的12%(2017年度高温津贴标准为每日29元。防暑降温费月标准按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确定,6-9月,按月发放或一次性发放(2018年
2023-09-30 15,340 -
天津地方政府对天津高温补助什么标准规定?
天津市是我国的直辖市,夏日炎炎,每个省市都在准备高温补贴,那么,天津高温补助发放标准是什么?天津市的高温补贴按日计算,每个月发放一次,今年的标准是上年度的12%,根据每年的经济发展状况不同,每年的高温
2023-08-27 15,340 -
天津高温补助的发放标准是如何规定的?
1、计算公式: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2 1、75天×12%。 2、发放标准:5265÷2 1、75天×12%=29元。【备注】 1、2016年度天津职工月平均工资为5265。 2、天津市高温津贴按
2023-09-19 15,340 -
天津高温补助国家标准是什么
《刑事诉讼法》第三百零二条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罪犯,在缓刑考察期限内没有刑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缓刑考验期满,公安机关应当向本人
2022-08-16 15,340
-
01:00
上海高温补贴费2021标准
2021年上海高温补贴费标准为300元一个月。发放情形如下: 1、露天工作:对于露天工作的职工,不论当天温度如何,单位都应支付夏季高温津贴; 2、室内工作: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摄氏度以下的,单位应当支付夏季高温津贴。 根
3,096 2022.06.22 -
00:54
公司不发高温补贴算违法吗
公司不发高温补贴的,属于违法行为。法律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35℃以上高温天气从事室外露天作业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应当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并纳入工资总额。因此,公司在高温的天气安排劳动者进行工作,
3,639 2022.04.17 -
00:54
天津限行规定罚款多少
天津限行规定罚款为,驾驶当日限号车辆在限号区域通行,属于违反禁行标志,处罚是扣3分、罚款20至200元,一般是处罚金100元。不过地区不同具体细则会有些许变化。单双号限行制度是为了缓解城市交通压力而催生的一种交通制度。对于涉牌违法,根据具体
1,578 2022.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