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合同的法律风险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黑白合同,也叫做阴阳合同,一般认为“阴阳合同”中的“阳合同”因不体现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而不发生效力,而“阴合同”是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而认定为有效合同,“阴合同”只要内容合法,同样受到法律保护。然而,如果利用“阴阳合同”实施违法行为,或者以合法的形式掩盖违法的目的,合同无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六条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黑白合同”指的是在二手房买卖过程中,买卖双方就同一房屋买卖签订的数份不同价格的合同。送至房产交易中心登记的叫“白合同”,只供登记用。双方私下留存的叫“黑合同”,作为交易的真实成交价格。 黑白合同存在的法律风险: (一)买方可能会要求按作低后的合同价付款。 (二)在签订黑白合同后,买方有可能进行变相的砍价。 (三)购房者可能会为了避眼前的小税,而在将来交纳大税。
“黑白合同”指的是在二手房买卖过程中,买卖双方就同一房屋买卖签订的数份不同价格的合同。送至房产交易中心登记的叫“白合同”,只供登记用。双方私下留存的叫“黑合同”,作为交易的真实成交价格。 黑白合同存在的法律风险: (一)买方可能会要求按作低后的合同价付款。 (二)在签订黑白合同后,买方有可能进行变相的砍价。 (三)购房者可能会为了避眼前的小税,而在将来交纳大税。
-
黑白合同的法律风险有什么
黑白合同存在的法律风险: (一)买方可能会要求按作低后的合同价付款。 (二)在签订黑白合同后,买方有可能进行变相的砍价。 (三)购房者可能会为了避眼前的小税,而在将来交纳大税。
2021.02.08 154 -
黑白合同有什么法律风险
黑白合同,也叫做阴阳合同,一般认为“阴阳合同”中的“阳合同”因不体现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而不发生效力,而“阴合同”是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而认定为有效合同,“阴合同”只要内容合法,同样受到法律保护。然而,如果利用“阴阳合同”实施违法行为,或者以合
2021.04.04 150 -
黑白合同有哪些法律风险
黑白合同指的是在二手房买卖过程中,买卖双方就同一房屋买卖签订的数份不同价格的合同。送至房产交易中心登记的叫白合同,只供登记用。双方私下留存的叫黑合同,作为交易的真实成交价格。 黑白合同存在的法律风险: (一)买方可能会要求按作低后的合同价付
2021.01.01 141
-
经济适用房黑白合同有风险吗
有风险的,经济适用房限制买卖需要等年限满了才行。黑白合同还是要看其本质来认定。而且大额钱款纠纷需要证明欠款事实,如果对方反悔极为麻烦。没有证的房子,不能在房管局交易,对外来说权利归属就存在问题。一个是
2022-03-23 15,340 -
二手房交易黑白合同有什么风险
二手房交易黑白合同带来的风险有: 1、房屋出售人需要在交易不成时,可能会承担房价下跌损失的风险。这是因为,当事人企图通过做低合同房价蒙骗房地产交易机构,以达到向国家少缴税的目的,损害了国家利益,属规避
2022-05-30 15,340 -
二手房交易黑白合同有哪些风险?
对于买方来说,由于房价低于实际交易价格,二手房交易黑白合同会大大增加买方的诚信和违约风险;对于卖方来说,需要在交易失败时承担房价下跌损失的风险。此外,还可能面临行政处罚的风险。
2021-11-01 15,340 -
二手房交易签黑白合同有哪些风险
二手房交易黑白合同带来的风险有: 1、房屋出售人需要在交易不成时,可能会承担房价下跌损失的风险。这是因为,当事人企图通过做低合同房价蒙骗房地产交易机构,以达到向国家少缴税的目的,损害了国家利益,属规避
2022-05-29 15,340
-
01:16
市场交易主体中合同的法律风险
在订立合同阶段,合同双方当事人应注意以下法律风险: 1、要妥善保管对于证明双方之间合同具体内容具有证明力的下述资料。例如,与合同签订和履行相关的发票、送货凭证、汇款凭证、验收记录、在磋商和履行过程中形成的电子邮件、传真、信函等资料。在合同履
554 2022.05.13 -
00:59
隐名股东的法律风险有什么
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隐名股东和名义股东之间签订的代持股协议合法有效,除非出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的合同无效事由。但是,就算代持股协议合法有效,隐名股东的法律风险仍然存在,比如名义股东与隐名股东可能会就股权权属产生争议;名义股东未经
1,049 2022.04.17 -
01:17
隐名股东的法律风险有哪些
隐名股东,就是投资人使用别人的名义持有而自身享有权利的公司股份,隐名股东因为种种原因没办法确认其显名股东的身份,实际上,其承担对公司的投资责任。 虽然我国法律没有禁止隐名股东,但是隐名股东存在明显的法律风险,如下: 法律不保护其投资利益;
834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