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认定书如果一方拒签,是否有效?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一方不签字,那么责任书就是无效的,一定要双方签字才有效,但是只要在交强险无责任赔偿限额内垫付赔偿,在事故发生后二十个工作日内,交警会作出事故认定的。 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是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依照交通法规对交通事故的当事人有无违章行为,以及对违章行为与交通事故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定性、定量评断时所形成的文书材料。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是一种具有法律效力的技术文书,其目的是分清事故责任,为依照交通法规和其它规定对肇事者作出正确恰当的处分,同时也为以后事故损害赔偿处理打下基础,提供依据;对教育广大交通参与者从中吸取有益的教训,为研究交通事故发生的规律,制订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也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生效。交警部门通知当事人去签收事故责任鉴定书,通常就证明交警部门已经做出了对该起事故的责任认定。就算当事人拒签,也不会改变责任鉴定。签字只能证明当事人已知道该认定,并非接受了签定。如果不签收,交警会在一周内邮寄到当事人住址,视同已签收或直接写拒签。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一方不签字,那么责任书就是无效的,一定要双方签字才有效,但是只要在交强险无责任赔偿限额内垫付赔偿,在事故发生后二十个工作日内,交警会作出事故认定的。
-
交通事故认定书一方不签字有效么?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一方不签字,那么责任书就是无效的,一定要双方签字才有效,但是只要在交强险无责任赔偿限额内垫付赔偿,在事故发生后二十个工作日内,交警会作出事故认定的。或者可以因为你的损失对事故主要责任人提出司法起诉,要求他赔偿相应的损失。
2021.03.14 246 -
交通事故认定书是否需要双方签字才有效
交通事故认定书不是双方签字才有效,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出具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送达给当事人,当事人签收的应当签字,但是不签字的不会影响责任认定书的生效,如当事人对责任认定书有异议的,可以自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送达之日起三日内提出书面复核
2020.03.25 135 -
是否可以拒收交通事故认定书
不可以拒收交通事故认定书的送达。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是事故处理机关单方面作出的行为,不需要征得当事人的同意。当事人拒收认定书,并不意味着事故处理机关没有送交。只要事故处理机关对拒收认定书的行为记录在案,即视为送达。
2020.05.04 98
-
交通事故认定书一方拒签是否有效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一方不签字,那么责任书就是无效的,一定要双方签字才有效,但是只要在交强险无责任赔偿限额内垫付赔偿,在事故发生后二十个工作日内,交警会作出事故认定的。 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是公安交通
2022-05-11 15,340 -
交通事故认定书一方拒签,是否有效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一方不签字,那么责任书就是无效的,一定要双方签字才有效,但是只要在交强险无责任赔偿限额内垫付赔偿,在事故发生后二十个工作日内,交警会作出事故认定的。 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是公安交通
2021-03-30 15,340 -
交通事故认定书一方拒签是否生效
不管对方是否拒签,交警部门作出的交通事故认定书都是生效的,你可以先主动与对方联系,协调赔偿事宜,说明利害关系,争取达成赔偿协议,如果对方不理你或者达不成协议也没有关系,你可以直接拿交警部门作出的交通事
2022-07-18 15,340 -
交通事故认定书一方拒签是否生效?
如果拒签,交警会依法寄到他的家里,也视为送达了,到时事故认定书还是可以视为签字了不影响事故认定书的生效。有的当事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对交警出具的交通事故认定书对方不签字。当事人签字与否无关
2022-08-17 15,340
-
01:14
交通事故认定书不签字有效吗
未签字的交通事故认定书仍然具有法律效力。作为交通事故的证据,交通事故认定书是专业人士按照法定的规则和方法,确定事故多方当事人是否应该承担一定责任的公证文书,具有较高的证明效力。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由交通事故发生地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出具,即
1,214 2022.05.11 -
01:45
拒收事故认定书该如何处理
当事人拒绝事故责任书的,则任何一方的当事人都可以向法院进行上诉,运用法律的方式来维护各自的合法权益。即使车辆当事人一直拒收,也没办法改变事故认定书的结果。所以,对于事故认定书结果有不同意见的,应该要提出来,而不是采用拒收的方式。 发生以下情
891 2022.05.11 -
01:09
不服交通事故认定书能不签字吗
能,但并不影响事故认定书的效力。当事人必须清楚,交通管理部门出具的事故责任认定书交给当事人签字,只是让当事人确认收到,当事人即使签字,也只是确认签收了认定书,而不是确认同意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认定的结论。反之,即使当事人不签字,交通事故责任认
1,232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