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辩护人伪造证据罪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辩护人伪造证据罪的成立条件如下: 1.侵犯的客体是公民的人身权利与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是复杂客体。 2.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在刑事诉讼中,毁灭、伪造证据,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威胁、引诱证人违反事实改变证言或者作伪证的行为。 3.主体只能是刑事案件中的辩护人和诉讼代理人。 4.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
《刑法》第306条,在刑事诉讼中,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毁灭、伪造证据,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威胁、引诱证人违背事实改变证言或者作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提供、出示、引用的证人证言或者其他证据失实,不是有意伪造的,不属于伪造证据。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辩护人是指接受被追诉一方委托或受人民法院指定,帮助被告人行使辩护权以维护其合法权益的人。 伪造证据罪的构成要件包括侵犯的客体是公民的人身权利与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客观上表现为毁灭、伪造证据,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威胁、引诱证人作伪证的行为;主体是刑事案件中的辩护人和诉讼代理人;主观上是直接故意。
辩护人伪造证据罪的构成特征应当是: 1、主体只能是刑事案件中的辩护人和诉讼代理人; 2、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在刑事诉讼中,毁灭、伪造证据,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威胁、引诱证人违反事实改变证言或者作伪证的行为; 3、侵犯的客体是公民的人身权利与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 4、在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
-
辩护人伪造证据罪怎么判?
犯了辩护人伪造证据罪既遂一般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犯罪情节严重的,判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辩护人提供、出示、引用的证人证言或者其他证据失实,如果不是有意伪造的,不属于伪造证据。
2020.08.07 132 -
辩护人伪造证据罪怎么判
辩护人犯伪造证据罪的,法院会判处其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罪的主体只能是刑事案件中的辩护人和诉讼代理人。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民的人身权利与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是复杂客体。
2020.05.20 101 -
辩护人伪造证据罪有什么要件
辩护人伪造证据构成犯罪的,将构成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毁灭证据、伪造证据、妨害作证罪。该罪的构成要件如下: 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民的人身权利与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是复杂客体。 二、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在刑事诉讼中,毁灭、伪
2020.04.21 93
-
辩护人伪造证据罪
刑法r第三百零六条【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毁灭证据、伪造证据、妨害作证罪】在刑事诉讼中,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毁灭、伪造证据,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威胁、引诱证人违背事实改变证言或者作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
2022-03-26 15,340 -
辩护人伪造证据罪
刑法r第三百零六条【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毁灭证据、伪造证据、妨害作证罪】在刑事诉讼中,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毁灭、伪造证据,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威胁、引诱证人违背事实改变证言或者作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
2022-03-27 15,340 -
辩护人伪造证据罪属于什么罪
1、客体要件。 本罪所侵害的客体是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对象则是当事人。 2、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 3、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年满l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
2022-10-12 15,340 -
辩护人伪造证据罪怎么办
行为人犯了辩护人伪造证据罪既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罪属于行为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伪造证据、隐匿证据或者毁灭证据的行为,都必须受法律追究,应当立案追
2023-02-04 15,340
-
01:10
伪造证据罪判几年
我国刑法对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毁灭证据、伪造证据、妨害作证罪规定了两个法定量刑幅度,第一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第二是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此罪是指,在刑事诉讼中,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毁灭、伪造证据,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威胁、
1,854 2022.04.15 -
01:08
伪造证据罪立案标准
伪造证据罪,在我国现行的《刑法》中的统一属于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 伪造证据罪的立案标准为:行为人帮助当事人毁灭或者伪造证据,并且达到情节严重的,即可构成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如果行为帮助当事人毁灭或者伪造证据,但没有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则
5,899 2022.04.17 -
01:25
伪造他人签名是什么罪
伪造他人签名可能构成诈骗罪、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以及伪证罪。签名具有法律效力,伪造签字是要负法律责任的。但是仅仅伪造签名并不构成刑事犯罪,还需要结合伪造后的具体行为,社会危害性,危害后果等综合判断是否构成犯罪,构成何种
5,063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