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为亲友谋取财物为非法牟利罪最多判刑几年

为亲友谋取财物为非法牟利罪最多判刑几年

2023-05-28 18:51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贵州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3-05-28回复

专业分析:

为亲友非法牟利罪的罪质主要表现为侵犯市场经济的正当竞争秩序和国家利益;贪污罪的罪质则主要表现为侵犯公共财物的所有权。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罚金。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张丽丽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情节严重的,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张神兵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依据刑法规定,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有下列情形之一,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律师普法更多>>
  • 为亲友非法牟利罪会判多少年
    为亲友非法牟利罪会判多少年

    为亲友非法牟利罪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致使国家利益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为亲友非法牟利罪是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本单位的盈利业务交由自己的亲友进行

    2020.06.22 100
  • 为亲友非法牟利罪
    为亲友非法牟利罪

    依据刑法规定,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有下列情形之一,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一)将本单位的

    2020.07.04 328
  • 为亲友非法牟利罪如何判刑
    为亲友非法牟利罪如何判刑

    为亲友非法牟利罪的判刑: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有下列情形之一,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一)

    2020.11.28 238
专业问答更多>>
  • 为亲友非法牟利罪判几年

    《刑法》第一百六十六条对为亲友非法牟利罪判几年的规定,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有下列情形之一,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致使国家

    2022-07-11 15,340
  • 为亲友非法牟利罪能判几年

    构成要件 作者叶庚清律师采用犯罪构成二阶层理论对为亲友非法牟利罪进行分析:(注意:二阶层是递进关系,满足前者才考虑后者。) (一)违法的构成要件(法益侵犯性) 1、行为主体 本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即国

    2022-12-16 15,340
  • 为亲友非法牟利罪既遂最少判几年?

    犯本条所定之罪,处三年以下或者,并处或者单处;致使国家利益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022-09-28 15,340
  • 为亲友非法牟利罪最高判多少年?

    犯本罪按《刑法》第一百六十六条规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致使国家利益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023-05-28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传销罪最多判刑几年 01:09
    传销罪最多判刑几年

    传销罪最多判十五年。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可以知道,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主要有下面几个量刑幅度: 第一,如果犯罪嫌疑人组织、领导传销活动,借用推销商品、提供服务等经营活动的名义,要求参加者以缴纳费用或者购买商品、服务等方式获得加入资格,

    4,270 2022.04.15
  • 非法集资罪判刑几年 01:23
    非法集资罪判刑几年

    非法集资是一种犯罪活动,是指单位或者个人未依照法定程序经有关部门批准,以发行股票、债券、彩票、投资基金证券或者其他债权凭证的方式向社会公众筹集资金,并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以及其他方式向出资人还本付息或给予回报的行为。 非法集资,有可

    614 2022.04.17
  • 非法集资罪判几年刑 01:09
    非法集资罪判几年刑

    一般情况下,行为人实施了非法集资的犯罪行为,可能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而不是非法集资罪,因为《刑法》并未明文规定非法集资罪这一罪名。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指行为人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规,实施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

    548 2022.04.17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