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出资的法律依据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股权出资的法律依据《公司注册资本登记管理规定》(工商总局令第64条)第六条股东或者发起人可以以其持有的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公司(以下称股权所在公司)股权出资。以股权出资的,该股权应当权属清楚、权能完整、依法可以转让。具有下列情形的股权不得用作出资:(一)已被设立质权;(二)股权所在公司章程约定不得转让;(三)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决定规定,股权所在公司股东转让股权应当报经批准而未经批准;(四)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决定规定不得转让的其他情形。股权出资的法律依据《公司注册资本登记管理规定》(工商总局令第64条)第六条股东或者发起人可以以其持有的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公司(以下称股权所在公司)股权出资。以股权出资的,该股权应当权属清楚、权能完整、依法可以转让。具有下列情形的股权不得用作出资:(一)已被设立质权;(二)股权所在公司章程约定不得转让;(三)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决定规定,股权所在公司股东转让股权应当报经批准而未经批准;(四)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决定规定不得转让的其他情形。股权出资的法律依据《公司注册资本登记管理规定》(工商总局令第64条)第六条股东或者发起人可以以其持有的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公司(以下称股权所在公司)股权出资。以股权出资的,该股权应当权属清楚、权能完整、依法可以转让。具有下列情形的股权不得用作出资: (一)已被设立质权; (二)股权所在公司章程约定不得转让; (三)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决定规定,股权所在公司股东转让股权应当报经批准而未经批准; (四)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决定规定不得转让的其他情形。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股权质押主要是指出质人以自已拥有或有权处分的股份有限公司(上市或非上市公司)的股权或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作为质押,为某个经济行为作担保的行为。 1、以基金份额、股权出质的,质权自办理出质登记时设立。 2、基金份额、股权出质后,不得转让,但是出质人与质权人协商同意的除外。 3、出质人转让基金份额、股权所得的价款,应当向质权人提前清偿债务或者提存。
-
股权收购的法律依据
股权收购的法律规定有,股权收购目的为获得目标公司的控制权,在收购前应当对于目标公司进行调查。资产收购的目的是获得资产。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股权收购应当进行变更登记,是为了对抗善意的第三人。
2020.04.30 196 -
股权代持法律依据
股权代持是一种常见的出资的变种,当实际出资人不便于在公示层面表明自己的身份时,可以选择这种方式进行出资。关于股权代持我国公司法是有相关的法律依据的,公司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实际履行出资义务的股东可以依法主张自己的股东权利,关于这一点,《最高人
2022.04.12 1,997 -
小股东知情权的法律依据
小股东知情权的法律依据如下:股东有权查阅、复制公司章程、股东会会议记录、董事会会议决议、监事会会议决议和财务会计报告。股东可以要求查阅公司会计账簿。股东要求查阅公司会计账簿的,应当向公司提出书面请求,说明目的。公司有合理根据认为股东查阅会计
2021.12.13 425
-
股东抽逃出资法律依据
股东抽逃出资的法律责任是: 1、可由公司登记机关责令其改正,并对其处以罚款处罚; 2、向公司足额缴纳出资; 3、向其他足额缴纳的股东承担违约责任。
2022-06-09 15,340 -
知识产权出资的法律依据
知识产权出资的法律规定:对于知识产权出资的审查与核准一般侧重于4个方面,即用于出资的知识产权要具备确定、现存、可评估、可转让的特点。?因此,申请人在以知识产权出资时,要确定用于出资的知识产权是否符合4
2022-05-30 15,340 -
股权评估依据哪些法律依据?
1.成本法,就是根据账面价值评估,评估结果与账面的数据不会有太大变化;2.收益法,就是预测该公司未来几年的现金流,然后根据一定的折现率折现;该种方法要求被评估单位要连续3年盈利;3.市场法,就是在同行
2022-07-28 15,340 -
股权交付法律依据
股权交付是履行股权转让协议最重要的法律行为。股权是无体财产,不可能像有体物一样进行物理转让,其交付转让与物的交付转让具有完全不同的特点。 完整有效的股权交付应包括股权权属变更和股权权能移转两方面的内容
2021-11-22 15,340
-
01:25
欠款利息的法律依据要确定欠款利息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当事人应当了解我国的最新司法动态。具体而言,当事人可以根据2020年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最新司法解释规定,也就是《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决定》。而在此项司法解释中,民间借贷中最受关注的借款利率,
2,128 2022.04.17 -
01:13
强制征地的法律依据强制征收土地的法律规定主要集中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法律中。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0条第三款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2,467 2022.04.15 -
01:00
电子合同的法律依据是电子合同的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电子合同是双方或多方当事人之间,通过电子信息网络以电子的形式,达成的设立、变更、终止财产性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电子合同的标的可以为交付商品,也可以为提供服务。电子合同当事人对交付商品或者提供
1,860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