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公司没有按时发工资,要打官司,请问怎样去劳动仲裁申请仲裁呢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第一,申请劳动仲裁不是投诉的,是准司法程序,法院前置程序,去劳动监察大队的话是投诉,因为他们是行政执法部门,是两种不同的维权途径,如果没有拖欠工资的话可以来劳动仲裁申请仲裁。第二,书写申请书、准备单位的企业信息查询结果、个人身份证复印件以及双方有劳动关系的证据去劳动仲裁申请仲裁立案,之后就是等开庭通知、开庭、仲裁庭主持调解、调解不成的仲裁委出具裁决书再去法院走接下来的程序。第三,可以申请双倍工资赔偿,可以申请2016年1月至解除劳动关系时的双倍工资差额;其次,可以申请经济补偿金,可以申请一个工资经济补偿金,计算基数是解除劳动关系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第四,强调一点,保险没有缴纳必须去劳动监察大队投诉,让单位给你补交上班期间的社会保险,因为社会保险不是仲裁委受理的范围。仲裁程序和劳动监察大队的程序,只要申请的项目不一样就可以同时进行。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劳动仲裁需要提交的材料 (1)申请书。申请仲裁需要提交书面申请书,申请书可以自己写,也可以到劳动仲裁委员会领取。申请书内容包含申请人的基本信息、被申请人的基本信息、请求的事项、具体的事实和理由。 (2)证据材料及其清单。证据材料清单是在劳动争议仲裁委领取的,可按要求进行填写。 (3)申请人身份证明。记得带上申请人的身份证原件、复印件 (4)被申请人身份证明。用人单位的基本信息要从单位手中拿到是很困难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企业信用信息网等网站可以查询到工商局登记的工商信息,找到后打印下来即可。
-
打官司怎么申请仲裁
首先申请仲裁的前提是曾经签订过仲裁协议或者当事人之间约定了仲裁条款,然后按照仲裁协议的约定,向选定的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并递交仲裁协议、仲裁申请书及副本即可。
2020.04.25 167 -
公司不发工资怎么申请劳动仲裁
公司不发工资申请劳动仲裁流程如下: 1、去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原劳动局)内的劳动争议仲裁委,申请劳动仲裁。需提交的材料有仲裁申请书2份、申请人身份证复印件1份;相关证据复印件和证据清单2份;部分地区还需要提供用人单位的工商登记信息;
2022.06.08 1,956 -
没有工资条怎么申请劳动仲裁仲裁
劳动者没有工资条,但可以提供其他能证明自己主张的证据来申请劳动仲裁,例如用人单位的工资发放花名册、劳动合同书、单位的考勤记录、银行支付工资的转账记录等。
2020.11.05 221
-
劳动仲裁一般多久出结果如何申请劳动仲裁去哪里申请劳动仲裁打官司
劳动者申请劳动仲裁的,一般劳动者从立案到受理,再到开庭,再到拿到裁决书一般是需要45天的,如果案件复杂的,经仲裁委主任批准的,可以延长15天,但是做多不能超过60天。1、去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原
2022-02-13 15,340 -
工资没有按时发怎么申请劳动仲裁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八条各级劳动行政部门有权监察用人单位工资支付的情况。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行为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支付劳动者工资和经济补偿,并可责令其支付赔偿金: (一)克扣或者
2022-07-29 15,340 -
申请劳动仲裁是打官司吗
这个不一定,仲裁结束后,如果双方对仲裁结果无异议的话,就结束了,不会进入到诉讼程序。申请了劳动仲裁后,等着仲裁开庭通知,并注意仲裁厅的举证通知。 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一种方法。诉讼才是人们说的“打
2022-08-17 15,340 -
申请仲裁要打官司吗?
"打官司"是民间从古到今的通俗说法,是指发生利害冲突的双方到官府或长官那里去告状,请求裁决是非,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的活动,或者因为被人告到官府或者长官那里同对方争论辩白,以维护自己的正当利益的活动,从
2022-08-15 15,340
-
01:00
怎样申请劳动仲裁流程
申请劳动仲裁流程,一般有以下的两个步骤,具体如下: 1、当事人要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一年内,向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提出申请; 2、提交书面仲裁申请书、并按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仲
3,953 2022.04.17 -
00:56
公司调岗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吗
首先员工岗位,公司一般是不可以随意进行调整的。因为岗位在劳动合同中进行约定明确之后,公司也应该遵守劳动合同的约定。另外,如果公司确实因为客观情况发生变化进行调岗,则公司是需要和员工协商的,在协商不成的情况下,公司需要承担一个举证责任证明其调
4,663 2022.04.17 -
01:01
申请劳动仲裁工资还是不发怎么办
申请劳动仲裁后还是不发工资,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执行。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知,对依法设立的仲裁机构的裁决,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执行。法院可以采取
2,283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