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到什么不算什么行为?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构成不当得利,不当得利有返还的义务,如果不当得利人拒不返还不当得利,且数额较大时有可能构成侵占罪。如拾得遗失物据为己有等。 2、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他人交给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还的行为。 由此可见,按照我国民法规定,人们捡到他人遗失物,应当算做不当得利,应当返回给权利人。找不到失主的,也要上交到有关部门。如果人们捡到遗失物拒不归还,则要承担法律责任,金额较大的话,会触犯刑法中的侵占罪,当事人会面临拘役甚至有期徒刑的处罚。
《刑法》第二百七十条,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本条罪,告诉的才处理。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捡到手机不还属于违法行为,一般可以认定为不当得利。《民法典》规定,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拾得人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关部门。
捡到钱包不还可以说是违法的。 因他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受损失的人有权请求其返还不当利益。拾得他人钱物属于不当得利,失主有权要求返还。 若数额较大,又拒不交还,就可能构成侵占罪。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他人的交给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还的行为。
-
捡到钱不还属于什么行为
捡到钱包不还可以说是违法的。 因他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受损失的人有权请求其返还不当利益。拾得他人钱物属于不当得利,失主有权要求返还。若数额较大,又拒不交还,就可能构成侵占罪。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他人的交给自己保管的财物、
2021.01.20 238 -
捡到大额现金不上交算是什么行为
拾取他人遗失的钱物,没有上交属于违法的行为。这种行为属于不当得利,在拾取他人遗失财物后需要及时交于公安机关。得利人不知道且不应当知道取得的利益没有法律根据,取得的利益已经不存在的,不承担返还该利益的义务。
2021.04.15 458 -
捡到东西不还构成什么行为
1、构成不当得利。 不当得利指没有合法根据,或事后丧失了合法根据而被确认为是因致他人遭受损失而获得的利益,应负返还的义务。 2、如果不当得利人拒不返还不当得利,且数额较大时有可能构成侵占罪。
2021.04.06 323
-
捡到手机不还算什么行为
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
2023-07-07 15,340 -
捡到钱不还属于什么行为
捡到钱包不还可以说是违法的。 因他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受损失的人有权请求其返还不当利益。拾得他人钱物属于不当得利,失主有权要求返还。若数额较大,又拒不交还,就可能构成侵占罪。侵占罪是指以非法
2023-01-26 15,340 -
捡到手机不还是什么行为
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
2023-06-27 15,340 -
捡到手机不还属于什么行为
如果数额较大,则涉嫌侵占罪,本罪,告诉的才处理。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他人的交给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还的行为。《刑法》:第二百七十条将代为保管的他人
2022-01-26 15,340
-
01:12
什么样的行为算故意伤害
故意伤害罪属于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故意伤害罪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了非法损害他人身体的行为。具体情况如下:1、要有损害他人身体的行为损害他人身体的行为的方式,既可以表现为积极的作为,既可以表现为消极的不作为; 2、损害
1,255 2022.05.11 -
01:01
什么是骗保行为
骗保行为,一般有以下的八种情况,具体如下: 1、虚构医药服务,伪造医疗文书和票据,骗取医保基金的; 2、为参保人员提供虚假发票的; 3、将应由个人负担的医疗费用记入医疗保障基金支付范围的; 4、为不属于医保范围的人员办理医保待遇的; 5、为
3,614 2022.05.11 -
01:09
什么是诈骗行为
诈骗行为是指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款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2021年7月14日,反诈预警短信12381正式上线,首次实现了对潜在涉诈受害用户进行短信实时预警。该系统可根据公安机关提供的涉案号码,利用大数据、
13,448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