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收养解除及其后果是哪些,解除收养关系的途径有哪些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解除收养关系的法律后果1、拟制血亲关系的解销。我国《》第29条规定:关系解除后,养子女与养父母及其他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即行消除。2、自然血亲关系的恢复。《收养法》第29条还规定:收养关系解除后,养子女与生父母及其他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自行恢复,但成年养子女与生父母及其他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是否恢复,可以协商确定。如果成年养子女与生父母协商确定恢复父母子女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该子女与其他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即随之恢复。3、解除收养后的财产问题及其处理。解除收养关系途径有两种:1、协议解除收养关系的程序:当事人协议解除收养关系的,应当到民政部门办理解除收养关系的登记。收养关系自取得解除收养证之日解除。收养关系当事人协议解除收养关系的,应当持居民户口簿、、收养登记证和解除收养关系的书面协议,共同到被收养人所在地的收养登记机关办理解除收养关系登记。收养登记机关收到解除收养关系登记申请书及有关材料后,应当自次日起30日内进行审查;对符合收养法规定的,为当事人办理解除收养关系的登记,收回收养登记证,发给解除收养关系证明。2、诉讼解除收养关系的程序:收养关系人经协议不成,可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提起诉讼的当事人可以是收养人,也可以是送养人,还可以是成年的被送养人。以上是解除收养关系算途径的介绍。无论用何种方式解除收养关系,都应在法律和行政法规许可的范围内进行,同时应保护老人、妇女、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解除收养关系主要分为两种途径:第一是,依双方当事人的协议而解除。第二是,通过法院诉讼方式解除。如果双方对于是否解除收养关系等不能达成一致意见的,可以通过起诉至法院的方式解除收养关系。
解除收养关系的途径有:收养人、送养人双方协议解除的;养子女年满八周岁以上,养子女本人同意解除收养关系的;收养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解除收养关系。
-
解除收养关系的途径有哪些
解除收养关系有以下两种方式: (一)依当事人的协议而解除。 (二)依当事人一方的要求诉讼解除。 需要注意,除收养人、送养人双方协议解除的,收养人在被收养人成年以前,不得解除收养关系。
2021.04.23 137 -
解除收养关系有哪些后果
解除收养关系,经养父母抚养的成年养子女,对缺乏劳动能力又缺乏生活来源的养父母,应给付生活费。因养子女成年后虐待、遗弃养父母而解除收养关系的,养父母可要求养子女补偿收养期间支出的生活费和教育费。
2021.02.22 120 -
解除收养关系有哪些后果?
解除收养关系的后果有:养子女与养父母以及其他近亲属间的相关法律权利义务关系即行消除,与生父母以及其他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自解除收养关系之日起自行恢复。
2021.01.19 127
-
2020收养解除及其后果是什么,解除收养关系的途径包含哪些
解除收养关系的法律后果1、拟制血亲关系的解销。我国《》第29条规定:关系解除后,养子女与养父母及其他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即行消除。2、自然血亲关系的恢复。《收养法》第29条还规定:收养关系解除后,养
2022-08-29 15,340 -
2020收养解除及其后果是什么,解除收养关系的途径有什么
解除收养关系的法律后果1、拟制血亲关系的解销。我国《》第29条规定:关系解除后,养子女与养父母及其他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即行消除。2、自然血亲关系的恢复。《收养法》第29条还规定:收养关系解除后,养
2022-08-29 15,340 -
2020收养解除及其后果是什么,解除收养关系的途径包含什么
解除收养关系的法律后果1、拟制血亲关系的解销。我国《》第29条规定:关系解除后,养子女与养父母及其他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即行消除。2、自然血亲关系的恢复。《收养法》第29条还规定:收养关系解除后,养
2022-08-29 15,340 -
解除收养关系有哪些途径?
;通过哪些途径可以解除收养关系: (一)通过当事人的协议而解除。这种情况需满足的条件是: 1、须当事人同意。就收养方而言,须得养父母同意,就被收养方而言,养子女已成年时,经养子女同意即可;养子女尚未成
2022-04-16 15,340
-
01:13
怎么与养子解除收养关系
养父母如果要与养子解除收养关系,可以通过协议解除和判决解除两种方式进行;在养父母与养子解除收养关系时,如果养子是未成年人,按照法律规定,养父母不得与养子解除收养关系,但养父母和送养人进行协议解除的除外;如果养子已满10周岁以上,还需要征求养
2,148 2022.04.15 -
01:41
典当合同纠纷解决途径有哪些
典当是指当户将个人的财产作为当物质押给典当行,支付给典当行一定的费用,获得当金,并在确定期限内向典当行支付当金利息、偿还当金、赎回典当物的一种行为。典当双方签订的合同中,既有双方关于借款的约定,也有典当方提供抵押作为担保的约定。因此,典当合
1,348 2022.04.17 -
01:39
工程造价纠纷解决途径有哪些
工程造价是指,工程项目在建设时预计支出或实际支出的费用。依据民法的基础理论与《仲裁法》的有关规定,工程造价纠纷的解决途径有以下几种: 1、纠纷双方协商和解。和解是最基本的方式,也是最能体现双方真实意思的方式。通过协商,达成和解,形成的和解协
1,245 2021.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