惩罚性赔偿能不能高于补偿金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在下列情形下,由于出卖人行为构成了欺诈,因此买受人可以在解除合同并赔偿损失的前提下,还可以要求出卖人承担不超过已付房款1倍的惩罚性赔偿金: 1、商品房买卖合同订立后,出卖人未告知买受人又将该房屋抵押给第三人; 2、商品房买卖合同订立后,出卖人又将该房屋出卖给第三人; 3、故意隐瞒没有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的事实或者提供虚假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 4、故意隐瞒所售房屋已经抵押的事实; 5、故意隐瞒所售房屋已经出卖给第三人或者为拆迁补偿安置房屋的事实。 扩展资料: 惩罚性赔偿是由补偿性赔偿部分加惩罚性赔偿部分组成,因此,它除具有一般赔偿损失的功能外,还有着自己独特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一是对受害人的超损失赔偿功能; 二是对不法行为人的惩罚、遏制功能。 惩罚性赔偿对受害人的超损失赔偿功 1、提供补偿性赔偿对精神损害不能提供的救济; 2、在受害人人身受到伤害而损失很难证明的情况下,更充分地补偿受害人遭受的损害; 3、补偿受害人提起诉讼所支付的各种费用。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惩罚性赔偿是一种特殊的民事责任形式,是指由人民法院根据被侵权人的请求所依法作出的赔偿数额超出实际损害数额的赔偿。主要分为:惩罚性违约损害赔偿金、伪劣食品的惩罚性损害赔偿金、惩罚性侵权损害赔偿金。惩罚性赔偿也是一种加重赔偿,是在针对侵权人故意的侵权行为造成的损失进行弥补之外,对侵权人进行处罚以防止将来重犯,同时也达到惩戒他人的目的。
-
七种惩罚性赔偿及其他惩罚性赔偿情形
惩罚性赔偿的7中情形如下: 1、产品缺陷导人身损害的赔偿。 2、只是产权侵权责任赔偿。 3、环境污染造成严重后果的侵权责任赔偿。 4、经营者存在欺诈行为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严重损害的的赔偿责任。 5、因买方隐瞒没有取得商品房
2021.01.01 636 -
惩罚性经济赔偿金要赔偿几倍
惩罚性经济赔偿金要赔偿3倍。如果金额不够五百元的,一般就以五百元进行赔偿,法律有规定的,按规定来进行处理,惩罚性的赔偿一般是属于在正常的赔偿金额之外所给的赔偿金。惩罚性赔偿的具体适用如下: 1、适用惩罚性赔偿金的法律关系的主体是经营者和消费
2022.06.06 301 -
环境侵权能否用惩罚性赔偿
对于环境侵权行为,能否适用惩罚性赔偿。我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三十二条明确规定,侵权人违反法律规定故意污染环境、破坏生态造成严重后果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相应的惩罚性赔偿。
2021.02.13 184
-
补偿性赔偿和惩罚性赔偿有哪些不同?
惩罚性赔偿,又称示范性赔偿或报复性赔偿,是指由法庭所作出的赔偿数额超出实际损害数额的赔偿。惩罚性赔偿是加重赔偿的一种原则,目的是在针对被告过去故意的侵权行为造成的损失进行弥补之外,对被告进行处罚以防止
2022-08-01 15,340 -
违约后能否主张惩罚性赔偿?
1、我国现行法律体现惩罚性损害赔偿的法律条款只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5条。 2、《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5条共两款,都是关于惩罚性损害赔偿的规定。其中第一款是关于欺诈行为的赔偿。规定的具体内容是:
2022-07-20 15,340 -
惩罚性赔偿金陪不上怎么办?
因为犯错了,被罚了惩罚性赔偿金赔不起怎么办?损害赔偿金,是指合同当事人由于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给对方造成财产上的损失时,由违约方赔偿对方一定数量的钱款
2022-08-08 15,340 -
惩罚性赔偿金额怎么算
如果消费者主张经营者的经营行为构成欺诈,要求经营者承担惩罚性赔偿责任的,应当按照现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判令经营者承担三倍的惩罚性赔偿责任。如果惩罚性赔偿的金额不足500元的,可以按500元数
2022-03-11 15,340
-
01:08
男方性无能离婚女方能得到补偿吗
男方存在性无能的疾病,导致夫妻感情破裂从而离婚,女方并不能够因此获得任何的补偿,除非男方同意给予女方一部分的补偿。这主要因为,男方患有性无能的疾病并不属于法定的重大过错行为,根据我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一条,只有对方出现了符合条件的重大过错行
6,976 2022.05.11 -
00:48
罚款属于正惩罚还是负惩罚
罚款属于正惩罚。负向惩罚指在出现一个行为后取走欲望刺激,如拿走孩子的玩具,以减少该行为。正惩罚是指施加一个坏刺激。这是当不适应的行为出现时给予处罚的一种方法,往往是给对方一种使之感到不快的刺激,如批评、罚款等。这种惩罚必须注意,惩罚的是什么
2,866 2022.05.11 -
01:08
经济补偿金最高几个月
用人单位向员工支付的经济补偿金,最高赔偿不可超过12年,即不可高于144个月,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标准:按照员工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其中工作每满1年需向员工支付1个月工资的标准。对于满6个月以上不满1年的,则按照1年计算;针对未满6个月的,则统
4,604 2021.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