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借款未明确利率时,债务的履行方式是什么?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在自然人之间的借款中,如果双方没有在借款合同中明确约定利率或者利率条款不明确,则被视为不支付利息。 因此,如果借款时双方出于帮助和信任,在借款合同中约定了不支付利息或者在借款时没有明确约定利率,根据《民法典》第六百七十四条的规定,这种情况下不支付利息。 对于支付利息的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情况,依据本法第五百一十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在借款期间不满一年的情况下,借款人应当在返还借款时一并支付。
《民法典》第六百七十四条: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支付利息。 对支付利息的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据本法第五百一十条的仍不能确定,借款期间不满一年的,应当在返还借款时一并支付;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借钱未约定利息,债权人讨要的,债务人只需要偿还本金。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视为不支付利息。这里的“不支付利息”是指在约定期限内或无约定期限时,借款权利人催告并主张利息前,借款不支利息。
自然人之间借款利率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视为不支付利息。因此,如果借款时双方出于帮助和信任,约定不支付利息或当时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那么根据法律明确规定,这种情况下不支付利息。
-
民间借贷,未明确还款时间,履行时间多长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2021.03.05 132 -
-
债务人未按借款约定履行债务的是否有前款
债务人未按约定使用借款的处理:停止向借款人发放借款;提前收回借款;解除与借款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借款人擅自改变贷款用途,并未得到贷款人同意的,这是一种违约行为。
2021.03.19 115
-
借款未明确利息计算方式
在某些贷款合同中未明确约定利息的情况下,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贷款人可以不承担支付利息的义务。实际上,如果借贷双方没有对利息事项做出明确约定,那么贷款人如果试图主张支付利息,根据人民法院的司法实践做
2024-11-20 15,340 -
合同履行方式不明确也未协商确定应当如何履行
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一十一条的规定履行: 当事人就有关合同内容约定不明确,依据前条规定仍不能确定的,适用下列规定: (一)质量要求不明确的,按照强制性国家标准履行;没有强制性国家标准
2023-09-07 15,340 -
2022年钱时没有约定利率或者约定不明确时,债务怎么履行
根据民法典相关规定,自然人之间借款利率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视为不支付利息。因此,如果借款时双方出于帮助和信任,约定不支付利息或当时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那么根据法律明确规定,这种情况下不支付利息
2022-12-08 15,340 -
借款利率的写作方式
1. 借款人和出借人可以自行协商借款利率。 2.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民间借贷的利率可以适当高于银行利率,但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期贷款利率的四倍(包括利率本数),超出此限度的,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护。 3
2024-12-08 15,340
-
01:38
履行到期债权的方式是什么履行到期债权的方式是: 1、到期债权要执行的,债权人可以向法院申请执行; 2、如果债务人根据生效的法律判决文书依然拒不履行的,债权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可以对债务人的财产进行查封、扣押等。 (1)根据规定,到期债权,申请执行人向执行
568 2022.11.21 -
01:16
什么是迟延履行债务利息根据《民事诉讼法》第253条规定,加倍计算后的“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是一个整体概念,包括迟延履行期间的一般债务利息和加倍部分债务利息两部分。一般债务利息,是指在生效法律文书中,根据民法典等实体法规定所确定的利息。加倍部分债务利息,是指在
2,521 2022.04.17 -
01:27
什么是主债务履行期满主债务履行期就是债务的履行期限,而债务的履行期限一般都是当事人约定的期限。并且,根据法律规定,如果债务人在约定期限内未履行债务,债权人向法院请求要求债务人履行债务的诉讼时效为三年,三年之后,债务转为自然之债,债权人不具有要求强制履行债务的权
1,597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