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罪犯量刑畸轻法院能否提起再审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不能。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原判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但判处的刑罚畸轻、应当适用附加刑而没有适用的,不得直接加重刑罚、适用附加刑。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 第三百二十五条,审理被告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辩护人、近亲属提出上诉的案件,不得加重被告人的刑罚,并应当执行下列规定: (一)同案审理的案件,只有部分被告人上诉的,既不得加重上诉人的刑罚,也不得加重其他同案被告人的刑罚; (二)原判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只是认定的罪名不当的,可以改变罪名,但不得加重刑罚; (三)原判对被告人实行数罪并罚的,不得加重决定执行的刑罚,也不得加重数罪中某罪的刑罚; (四)原判对被告人宣告缓刑的,不得撤销缓刑或者延长缓刑考验期; (五)原判没有宣告禁止令的,不得增加宣告;原判宣告禁止令的,不得增加内容、延长期限; (六)原判对被告人判处死刑缓期执行没有限制减刑的,不得限制减刑; (七)原判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但判处的刑罚畸轻、应当适用附加刑而没有适用的,不得直接加重刑罚、适用附加刑,也不得以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为由发回第一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必须依法改判的,应当在第二审判决、裁定生效后,依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 人民检察院抗诉或者自诉人上诉的案件,不受前款规定的限制。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量刑畸轻法院启动再审后,一般不能加刑。但是如果有新的犯罪事实,人民检察院补充起诉的,则能够加刑。另外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或者自诉人提出上诉的案件,也能加刑。
一审量刑畸轻生效后再审能加刑,前提是要符合加刑条件。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如果检察院觉得法院的一审判决量刑畸轻,以此为由申请再审的,不适用上诉不加刑制度,所以法院经过审判后确实认为犯罪分子有可加刑情形的,应对其进行加刑。
-
一审量刑畸轻生效后再审能否加刑
一审量刑畸轻生效后再审能加刑;被告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辩护人、近亲属提出上诉,人民检察院未提出抗诉的案件,第二审人民法院发回重新审判后,除有新的犯罪事实且人民检察院补充起诉的以外,原审人民法院不得加重被告人的刑罚。
2020.01.01 232 -
量刑畸轻
刑畸轻是指在量刑幅度内处刑过于偏下,量刑畸重是指在量刑幅度内处刑过于偏上。如应当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根据被告人的犯罪情节较重,但处刑却靠近三年,情节较轻,但处刑却靠近十年,就是量刑畸轻畸重的表现。量刑情节就是在此基础上具体说明行
2020.11.21 1,075 -
-
量刑畸轻法院启动再审后能否加刑
不能。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原判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但判处的刑罚畸轻、应当适用附加刑而没有适用的,不得直接加重刑罚、适用附加刑。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 第三百
2022-06-30 15,340 -
量刑畸轻法院再审能判缓刑吗
不能。根据我国有关法律规定,原判事实明确,证据确实足够,但判处的刑罚畸形较轻,应适用追加刑罚而不适用的,不得直接加重刑罚,适用追加刑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说明》第325条
2021-10-20 15,340 -
一审量刑畸轻生效后再审能否加刑?
一审量刑畸形轻微生效后,检察院申请再审后可加刑。根据我国有关法律规定,一审判决量刑畸形轻,检察申请再审的,不适用上诉不加刑制度,审判后可加刑。
2021-10-20 15,340 -
二审法院能否减轻一审的量刑
能。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如果一审判决结果量刑不当的,人民法院进行二审后,是可以加重或者减轻一审的量刑结果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二百三十六条,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不服第一审判决的上诉、抗
2022-06-04 15,340
-
01:24
缓刑期满后再犯罪的是否构成累犯缓刑期满后再犯罪的不会构成累犯。具体分析有以下两点: 1、累犯是要距离上一次犯罪的刑罚已经执行完毕; 2、而缓刑期满是原判刑罚就不再执行,不存在执行期满的问题,所以缓刑期满又犯新罪不构成累犯。 缓刑人在缓刑考验期内的表现规定了以下三种法律后
761 2022.10.08 -
00:56
法院延长审限的几种原因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延长审限的三种原因,具体如下:1、需要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物证,重新鉴定或者勘验的;2、检察人员发现提起公诉的案件需要补充侦查,提出建议的;3、由于申请回避而不能进行审判的。在刑事过程中
3,577 2022.05.11 -
01:02
拒绝提供间谍犯罪证据罪量刑标准如果犯罪嫌疑人明知道他人有间谍犯罪行为,在国家安全机关向其调查有关情况、收集有关证据时拒绝提供,不肯告诉或提供自己所知道的有关情况、证据,比如:躲避、推诿、装糊涂、东拉西扯等,情节严重的,就构成了拒绝提供间谍犯罪证据罪。根据我国《刑法》的相
2,330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