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内公证孩子的抚养权怎样规定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婚内公证孩子抚养权的协议是有效的。但是是否公证也不会影响子女抚养权协议的效力。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第十一条 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公证机构办理下列公证事项: (一)合同; (二)继承; (三)委托、声明、赠与、遗嘱; (四)财产分割; (五)招标投标、拍卖; (六)婚姻状况、亲属关系、收养关系; (七)出生、生存、死亡、身份、经历、学历、学位、职务、职称、有无违法犯罪记录; (八)公司章程; (九)保全证据; (十)文书上的签名、印鉴、日期,文书的副本、影印本与原本相符; (十一)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自愿申请办理的其他公证事项。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公证的事项,有关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应当向公证机构申请办理公证。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离婚孩子的抚养权是这样规定的:离婚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的,另一方应当负担部分或者全部抚养费。
-
婚内孩子的抚养权要公证吗
婚内孩子的抚养权可以进行公证。但是,公证不是抚养协议生效的条件,只要抚养协议符合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并且没有违反法律的规定,那么该协议就具有法律效力。
2021.01.30 97 -
婚内孩子的抚养权能公证吗?
法律分析:婚内孩子的抚养权可以进行公证。但是,公证不是抚养协议生效的条件,只要抚养协议符合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并且没有违反法律的规定,那么该协议就具有法律效力。
2021.02.24 122 -
未婚哺乳期之内孩子怎样规定抚养权
非婚生子女能上户口。 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当处理非婚生子女抚养权问题时,也会参照法律规定的如下一般标准: (一)哺乳期内的子女由母亲抚养为原则。 如果母亲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也可随父方生活: 1、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
2021.03.03 135
-
婚内孩子抚养权怎样公证
双方当事人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子女抚养权协议书可以去公证处公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第十一条,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公证机构办理下列公证事项: 1、合同 2、继承 3、委托、声明、赠与
2022-04-29 15,340 -
婚前公证孩子抚养权是怎样规定的
根据《婚姻法》的规定,父母均有抚养子女的权利和义务。父母离婚后,子女归一方抚养,如一方或双方的情况或抚养能力发生较大变化,可提出变更子女抚养权的要求。变更子女抚养权一般先由双方协商确定,如协商不成,可
2021-06-22 15,340 -
婚内孩子的抚养权怎么公证
双方当事人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子女抚养权协议书可以去公证处公证。 我国法律规定,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公证机构办理下列公证事项: 1、合同。 2、继承。 3、委托、声明、赠与、遗嘱。 4、
2023-01-27 15,340 -
婚内孩子抚养权怎么样才能公证
双方当事人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子女抚养权协议书可以去公证处公证。 我国法律规定,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公证机构办理下列公证事项: 1、合同。 2、继承。 3、委托、声明、赠与、遗嘱。 4、
2022-11-25 15,340
-
01:14
离婚孩子抚养权的规定
首先,夫妻双方离婚时可以就抚养权问题进行协商,协商不成的,才由起诉到法院,由法院根据实际情况判决。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由母亲直接抚养,但是如果母亲有以下情形之一的,由父方直接抚养:1、母亲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者其他严
1,453 2022.04.15 -
01:42
离婚怎样争夺孩子抚养权
根据我国婚姻法第36条的规定,离婚之后想要争夺孩子的抚养权,必须向人民法院提供证据证明自己更适宜直接抚养孩子。法院会秉持最有利于子女健康成长的原则作出判决。因此想要争取孩子抚养权的一方就需要提供证据,证明自己的抚养环境和条件优于对方。具体来
2,134 2022.04.17 -
01:13
婚内出轨孩子的抚养权归谁
婚内出轨孩子的抚养权归谁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两周岁以下孩子的抚养权,一般都是归母亲,除非母亲有极不适合抚养孩子的情形;两周岁到八周岁孩子的抚养权,法院主要是参考平时谁照顾孩子更多,目前随哪方生活、双方的经济条件,教育背景等因素综合考虑。八
728 2022.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