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干扰民事行为如何承担侵权责任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承担侵权赔偿责任的规定如下: 侵权责任法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 监护人尽到监护责任的,可以减轻其侵权责任。 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监护人赔偿。
侵权行为主要的责任承担方式: (1)停止侵害,停止侵害是指被侵权人对于侵害其合法权益的正在进行的或继续之中的侵权行为有权请求法院予以终止。 (2)排除妨碍,排除妨碍是由侵权人解除因其行为引起的妨碍他人正常行使权利和实现利益的客观事实状态。 (3)消除危险,危险是对将来的、有造成侵权损害后果可能的事实和状态而言的,处在此种状态中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法院要求侵权人予以消除。 (4)返还财产,返还财产是侵权人将其非法占有的或管理的财产转移给被侵权人。 (5)恢复原状,恢复原状主要适用于财产损害的场合,它是请求侵权人恢复到物原来的状态。 (6)赔偿损失,赔偿损失是最常见的侵权责任承担方式,损失的范围不仅包括积极损失还包括消极损失,赔偿损失一般以实际损害为限。 (7)赔礼道歉,赔礼道歉是侵权人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向被侵权人承认错误、表示歉意,它主要适用于侵害人身权益的情形。 (8)消除影响、恢复名誉,消除影响是指侵权人在不良影响所及的范围内消除对被侵权人的不利后果。
-
名称侵权行为如何承担侵权责任
名称侵权行为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 (一)停止侵害; (二)排除妨碍; (三)消除危险; (四)返还财产; (五)恢复原状; (六)修理、重作、更换; (七)继续履行; (八)赔偿损失; (九)支付违约金; (十)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2021.01.11 144 -
民法侵权如何承担民事责任
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 (一)停止侵害; (二)排除妨碍; (三)消除危险; (四)返还财产; (五)恢复原状; (六)修理、重作、更换; (七)赔偿损失; (八)支付违约金; (九)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十)赔礼道歉。以上承担民事责任的方
2021.02.27 110 -
共同侵权人如何承担民事责任
共同侵权人承担的民事责任具体如下: 1、共同侵权能够确定具体侵权人的,由侵权人承担责任; 2、具体侵权人不能确定的,由行为人承担连带责任。每个人的侵权行为都足以造成全部损害的,行为人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3、能确定责任大小的,各自承担相应责任
2022.04.14 398
-
名称侵权行为如何承担侵权责任
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 (一)停止侵害; (二)排除妨碍; (三)消除危险; (四)返还财产; (五)恢复原状; (六)修理、重作、更换; (七)继续履行; (八)赔偿损失; (九)支付违约金;
2023-01-11 15,340 -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受到侵权如何承担责任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应当承担责任。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
2022-01-24 15,340 -
侵害人格权如何承担民事责任
侵害公民、法人的人格权的民事责任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停止侵害。停止侵害是指在侵害人身权的行为正在持续进行尚未结束时,受害人要求侵权人或请求法院判令侵权人立即停止侵权行为。 2、消除影响、恢复名
2022-12-31 15,340 -
民事侵权行为有哪些责任承担
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 (一)停止侵害; (二)排除妨碍; (三)消除危险; (四)返还财产; (五)恢复原状; (六)修理、重作、更换; (七)继续履行; (八)赔偿损失; (九)支付违约金;
2022-11-16 15,340
-
01:12
单位行贿罪如何确定责任人
在单位行贿犯罪中,并非所有的直接责任人员都负有同等的责任。这种犯罪虽然也是自然人实施的一种有组织的犯罪,但它与传统刑法中的共同犯罪相比,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实质上都有较大的区别。因此,不能像共同犯罪的成员那样分为主犯、从犯、胁从犯、教唆犯,而
834 2022.05.18 -
00:58
工程监理单位须承担法律责任的行为有哪些
工程监理单位须承担法律责任的行为有4种,分别为:未对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或者专项施工方案进行审查的;发现安全事故隐患未及时要求施工单位整改或者暂时停止施工的;施工单位拒不整改或者不停止施工,未及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的;未依照法律、法
1,518 2022.11.26 -
01:01
单位犯罪承担的刑事责任有哪些
除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1、单位犯罪实行两罚制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 2、单位犯罪实行单罚制的,只对单位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 根据规定,单位犯罪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727 2022.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