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看守所手机解除看守所定居手机如何处理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看守所在收押犯罪嫌疑人时,会扣押其随身物品、外衣、鞋子,该人只着内衣及号服进入监舍。该人物品会有看守所开具一式三份扣押物品清单,在该人出所时持清单,领回扣押物品。在押人员如携带危险品未被发觉的,违反看守所监规,会被加戴械具、严格监控。 2、进看守手机怎么处理的问题,需要分情况讨论。如果手机作为犯罪工具,则会予以没收,经法院判决后上交国库。若手机不是作为犯罪工具,将会由办案单位或者看守所代为保管,在合适的时间通知家属领回或者出所时发还。 3、根据《看守所条例》第十一条规定,看守所收押人犯,应当对其人身和携带的物品进行严格检查。非日常用品应当登记,代为保管,出所时核对发还或者转监狱、劳动改造部门。违禁物品予以没收。发现犯罪证据和可疑物品,要当场制作记录,由人犯签字捺指印后,送案件主管部门处理。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进看守所手机如何处理,需要分情况来确定:第一、如果手机作为犯罪工具,则会予以没收,经法院判决后上交国库。第二、若手机不作为犯罪工具,将会由办案单位或者看守所代为保管,在合适的时间通知家属领回或者出所时发还。第三、其他私人物品会有看守所开具一式三份扣押物品清单,在该人出所时持清单,领回扣押物品。
进看守所手机如何处理,需要分情况来确定:第一、如果手机作为犯罪工具,则会予以没收,经法院判决后上交国库。第二、若手机不作为犯罪工具,将会由办案单位或者看守所代为保管,在合适的时间通知家属领回或者出所时发还。
-
进看守所手机咋处理
犯罪嫌疑人在看守所被羁押时,其随身财物、外衣、鞋子都会被扣押,如果手机用作犯罪工具,经法院判决后将被没收并上缴国库。如果手机不作为犯罪工具使用的,由办案单位或看守所保管,并通知家属适时取回或出所时归还。
2020.08.01 376 -
进看守所手机怎样处理?
进看守所手机如何处理,需要分情况来确定:第一、如果手机作为犯罪工具,则会予以没收,经法院判决后上交国库;第二、若手机不作为犯罪工具,将会由办案单位或者看守所代为保管,在合适的时间通知家属领回或者出所时发还;第三、其他私人物品会有看守所开具一
2022.11.07 1,940 -
进看守所手机怎么处理
看守所在收押犯罪嫌疑人时,会扣押其随身物品、外衣、鞋子,该人只着内衣及号服进入监舍。该人物品会有看守所开具一式三份扣押物品清单,在该人出所时持清单,领回扣押物品。在押人员如携带危险品未被发觉的,违反看守所监规,会被加戴械具、严格监控。进看守
2020.03.23 205
-
进看守所手机如何处理
1、看守所在收押犯罪嫌疑人时,会扣押其随身物品、外衣、鞋子,该人只着内衣及号服进入监舍。该人物品会有看守所开具一式三份扣押物品清单,在该人出所时持清单,领回扣押物品。在押人员如携带危险品未被发觉的,违
2022-12-01 15,340 -
手机进看守所
看守所收押犯罪嫌疑人时,会扣押其个人物品、外衣、鞋子,此人只穿内衣和号服进入监狱。该人的物品将由看守所出具一式三份扣押物品清单,在该人出所时持清单,领回扣押物品。在押人员携带危险品未被发现的,违反看守
2021-11-20 15,340 -
进看守所手机该如何处理
进看守所的人犯,手机会由看守所代为保管。依据相关规定,看守所收押人犯,应当对其人身和携带的物品进行严格检查。非日常用品都会进行登记由看守所代为保管,然而手机属于非日常用品。
2022-11-03 15,340 -
进看守所手机应该如何处理?
拘留所收拘被拘留人,应当对被拘留人的人身和携带的物品进行检查。被拘留人的非生活必需品及现金由拘留所登记并统一保管。检查发现的违禁品和其他与案件有关的物品应当移交拘留决定机关依法处理。 当事人被刑事拘留
2022-12-29 15,340
-
01:31
如何区分拘留所与看守所
拘留所和看守所其实是两个不同的羁押场所,具体的区分有以下几点: 1、拘留所和看守所的羁押的对象不同,拘留所羁押的是因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所受到行政拘留的人;看守所羁押的是依法被刑事拘留、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2、羁押期间不同,看守所里的
1,169 2022.04.15 -
00:55
进看守所多久可以判下来
进看守所多久可以判下来,要看是否存在犯罪行为,以及按照该案件的复杂程度来定。犯罪嫌疑人被送到看守所羁押的,什么时候开庭是没有规定的,羁押后还需要侦查和提起公诉,提起公诉后还需要审理。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
2,289 2022.05.11 -
01:15
看守所可以探视吗
看守所是否可以探视,应当依据具体情形而定。具体分析如下: 1、如果看守所里是未决犯的,那么就是不容许除辩护人之外的其他人探视。犯罪嫌疑人委托的辩护律师或其他辩护人,可以在检察院对其案件审查起诉之日起与犯罪嫌疑人会见和通信,也就是说除了这两类
2,476 2023.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