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工程名义借钱是不是诈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是指行为人具有明确的非法占有所图,为了实现自己的私欲而制造虚假情况或隐匿真实真相,将他人合法财物实际据为己有的违法行为。符合这一特征和定义的行为可以被认定为诈骗罪。 举个例子,如果某人通过虚构工程项目之名借款,如果在借款期间按照承诺按时还款,即使他们编造了各种虚假事实,也不会直接被视为诈骗。但是,如果这些借款人最终拒绝履行还债义务,就构成了非法占有所图,从而构成了诈骗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所谓诈骗是指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隐瞒真相或伪造事实,将他人钱财据为己有的行为。因此,只要符合此定义的行为就属于诈骗。拿着做工程的幌子借钱,如果能够及时偿还,虽然是编造事实,依然不是诈骗,但如果拒不偿还的,就构成非法占有为目的,就属于诈骗了。
以购房为借口借钱逾期未偿还并非诈骗罪的典型特征,通常并不存在非法占有款项的意图。若有确凿证据表明借款人通过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等手段,企图非法占有他人财物且金额达到较大标准,则可判定为诈骗罪。 在主观行为的认定上,往往面临证据不足的困境。唯有当证据足以证实其犯罪行为时,才能构成诈骗罪。
-
什么名义借钱算诈骗
不管以什么名义借钱,如果没有非法占有的目的,都不算是诈骗,最多是民事纠纷,双方可以协商解决或者起诉到法院解决。但是,如果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例如,恶意消费,转移财产等,并且存在虚构事实的欺骗性行为,就可能构成诈骗罪。诈骗罪的立案标准,即个人
2020.06.15 153 -
借钱人以包活的名义骗取钱财跑了算是诈骗吗
只能想办法收集相关证据,然后到法院起诉,只要符合起诉条件法院就可以受理。《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2024.06.18 24 -
以借钱的名义诈骗构成什么罪
以借钱的名义诈骗,并且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欺骗的方法取得贷款的行为,才构成贷款诈骗罪。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借贷式诈骗和民间借贷之间有什么区别 1、行为
2022.10.13 1,405
-
欠工程款以工程名义借款属于诈骗吗
以工程名义借钱拒不偿还的,可能构成诈骗。如果能够及时偿还,虽然是编造事实,但不是诈骗。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款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因此,只要符合此定义的行为就
2023-11-07 15,340 -
借钱人以包活的名义骗取钱财跑了算是诈骗吗
只能想办法收集相关证据,然后到法院起诉,只要符合起诉条件法院就可以受理。《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二)有明确的被告;(
2022-11-01 15,340 -
以合伙干工程为名,借钱不还,有借条,有工程,算不算诈骗?
属于民事纠纷,不是诈骗。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款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由于这种行为完全不使用暴力,而是在一派平静甚至“愉快”的气氛下进行的,加之受害人一般防范
2022-10-16 15,340 -
以借钱的名义诈骗如何可以立案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是区别罪与非罪界限的重要标准。在认定诈骗贷款罪时,不能简单地认为,只要贷款到期不能偿还,就以诈骗贷款罪论处。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
2023-06-11 15,340
-
01:20
借钱不还能构成诈骗吗借钱不还可能构成诈骗。如果债务人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通过借贷的形式,骗取他人公私财物的,属于借贷式诈骗,在这种情况下,债务人涉嫌诈骗罪。但其实个人借贷一般都属于民事诉讼领域,由债权人到法院起诉债务人,而不涉及刑事。但是如果债权人
4,122 2022.05.11 -
01:23
借钱不还拉黑了算诈骗么借钱不还拉黑了不算诈骗,因为借钱一开始是有归还的目的的,而诈骗一开始就没有归还的目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可知,对于借款不还还拉黑的债务人,债权人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其还款。起诉需要向法院提交起诉状和证明对方借钱不还的相
5,277 2022.04.17 -
00:54
以谈男女朋友借钱不还属于诈骗行为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使被害人基于错误的认识交付财物,使行为人因此骗取款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另外,根据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达到三千元的,即达到刑事立案标准,
5,861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