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业禁止条款可以限制终身吗,有哪些规定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竞业禁止条款不可以限制终身。竞业限制的时间不能超过二年。具体的竞业限制的时间、范围、地域可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如果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则要依约定支付违约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第二十四条 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前款规定的人员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或者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二年。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的规定,一般竞业禁止条款规定的竞业禁止时间不得超过3年。 超过3年的,超过的部分自动失效。因此,劳动者不必担心与用人单位终止合同后,不能再进入同一行业工作。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的规定,一般竞业禁止条款规定的竞业禁止时间不得超过3年。超过3年的,超过的部分自动失效。因此,劳动者不必担心与用人单位终止合同后,不能再进入同一行业工作。
-
竞业限制条款也可以终止竞业限制吗
竞业限制条款的效力终止后,一般而言是不会再受限制的。竞业限制是用人单位对负有保守用人单位商业秘密的劳动者,在劳动合同、知识产权权利归属协议或技术保密协议中约定的竞业限制条款。限制时间由当事人事先约定,但不得超过二年。竞业限制条款自约定期限届
2020.05.02 150 -
终止竞业限制的条款有哪些
终止竞业限制的条款有以下内容: 1、用人单位必须有商业秘密或者其他与知识产权有关的秘密权利; 2、用人单位要求承担竞业限制义务的劳动者,限于用人单位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知道用人单位商业秘密的人员; 3、竞业限制期最长不得超过2年
2022.04.14 493 -
竞业限制条款终止的条件有哪些
竞业限制条款终止的情形有: (1)用人单位必须有商业秘密或其他与知识产权相关的秘密权利的存在; (2)用人单位要求承担竞业限制义务的劳动者限于用人单位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知悉用人单位商业秘密的人员; (3)竞业限制期限最长不能超
2020.08.28 104
-
竞业禁止条款可以限制终身吗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的规定,一般竞业禁止条款规定的竞业禁止时间不得超过3年。超过3年的,超过的部分自动失效。因此,劳动者不必担心与用人单位终止合同后,不能再进入同一行业工作。 参考法条:《劳动部关于企业职
2023-06-12 15,340 -
竞业禁止条款可以限制终身吗?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的规定,一般竞业禁止条款规定的竞业禁止时间不得超过3年。超过3年的,超过的部分自动失效。因此,劳动者不必担心与用人单位终止合同后,不能再进入同一行业工作。
2023-06-11 15,340 -
竞业禁止条款可以限制终身吗?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的规定,一般竞业禁止条款规定的竞业禁止时间不得超过3年。超过3年的,超过的部分自动失效。因此,劳动者不必担心与用人单位终止合同后,不能再进入同一行业工作。参考法条:《劳动部关于企业职工
2022-11-01 15,340 -
竞业限制条款可以终身吗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一般禁止竞业条款规定的禁止时间不得超过3年。超过3年的部分自动失效。因此,劳动者不必担心与用人单位终止合同后无法进入同一行业。用人单位可以为竞业禁止条款支付补偿金吗?竞争禁止条款限制
2021-12-01 15,340
-
01:30
竞业限制的相关规定
竞业限制,指的是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特殊种类的劳动者不能到与原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工作,或者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我国法律关于竞业限制的规定主要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
4,417 2022.04.15 -
01:30
什么是竞业禁止
竞业禁止,又可以称为“竞业限制”、“竞业回避”或者“竞业避让”;一般是针对公司法中所规定的公司内高级管理人员,例如董事长、经理等等不得在在职期间或离职后约定的期限内,自行或与他人合作经营与其所就职的公司同类型的相关业务。 在合同法中,竞业禁
1,585 2022.04.17 -
01:24
股东有法定竞业限制义务吗
股东是否承担法定竞业限制义务,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分析: 如果股东是公司董事、高管的,根据我国公司法规定,在没有经过股东会或股东大会同意的前提下,不能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替自己或者他人谋取本属于公司的商业机会,同时也不允许自营或者为他人经营与当前
1,385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