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审指令发回重审多久会被开庭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发回重审的民事、刑事案件,由原审法院另行组成合议庭按照普通程序进行审理。对其判决不服仍可以提起上诉。第一百四十九条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刑事诉讼法》二百零二条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简而言之,发回重审的案件,又回到类似“一审状态”,但不能适用简易程序,必须适用普通程序。任何时限都不是绝对的,在审理过程中出现特殊情况会导致审理期限延长。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二审发回重审一般三个月内会开庭。人民法院审理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那天起三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人民法院审理对裁定的上诉案件,要在第二审立案那天起的三十日内作出终审裁定。
根据民事诉讼法中关于审判的规定:发回重审的案件,原审人民法院应当按照第一审程序另行组成合议庭,发回重审的案件审理期限也应该按照第一审的期限计算。一般在六个月内审结。
-
民事二审发回重审多久开庭
民事发回重审的案件,无论是一审法院,还是二审法院,审理案件时都应当另行组成合议庭,一般发回重审的诉讼期是三个月。人民法院审理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那天起三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人民法院审理对裁定的上诉
2020.04.23 205 -
民事二审发回重审多久开庭
民事发回重审的案件,无论是一审法院,还是二审法院,审理案件时都应当另行组成合议庭,一般发回重审的诉讼期是三个月。人民法院审理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那天起三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人民法院审理对裁定的上诉
2021.12.11 1,100 -
二审发回重审的案子多久开庭
二审发回重审,实际上就是对于一审的判决有违反程序,或事实不清楚。证据不充分等情况。他一审在重新审理一次。就等于撤销了一审的判决,一般就是公安机关在补充侦查,上报检察院。检察院在根据材料在重新做是否公诉。上呈法院。法院在根据检察院的材料作出判
2020.07.12 285
-
二审指令发回重审,开庭后多久会判决
发回重审的民事、刑事案件,由原审法院另行组成合议庭按照普通程序进行审理。对其判决不服仍可以提起上诉。第一百四十九条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
2022-10-10 15,340 -
二审发回重审多久开庭
审结时限是三个月,裁定时限是三十日,如果决定发回重审的,有原法庭组成合议庭,如果原判决认定事实错误,或者原判决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裁定撤销原判决,原判决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的,裁定撤
2022-06-07 15,340 -
民事二审发回重审多久开庭
民事发回重审的案件,无论是一审法院,还是二审法院,审理案件时都应当另行组成合议庭,一般发回重审的诉讼期是三个月。人民法院审理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那天起三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
2021-12-19 15,340 -
二审指令发回重审开庭后什么时间判决
发回重审的民事、刑事案件,由原审法院另行组成合议庭按照普通程序进行审理。对其判决不服仍可以提起上诉。第一百四十九条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
2022-10-18 15,340
-
00:55
一审到二审开庭有多久时间
一审到二审开庭有三个月左右的时间。正常情况下,3个月之内就会安排开庭时间的,我国法院审理案件是二审终审制。《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审理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
5,887 2022.04.17 -
00:59
对二审发回重审的裁定不服
对二审发回重审的裁定不服,可以申请审判监督程序。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知,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但是不能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
5,266 2022.05.11 -
01:17
刑事二审上诉后多久开庭
刑事二审上诉多久时间可以开庭其实是没有具体的规定的,法律上只是规定二审法院受理后的时间期限,一般刑事案件最长的时间是二个半月,民事案件最长的时间是三个月。而一审法院多久时间内要把案件移送到二审法院在实际操作和法条中是没有明确的规定。 根据民
2,500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