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家属拒绝尸检的条件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患者家属拒绝尸检的,需要承担对死因判定或者无法进行医疗损害责任鉴定的不利后果。根据《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第二十六条之规定,患者死亡,医患双方对死因有异议的,应当在患者死亡后48小时内进行尸检;具备尸体冻存条件的,可以延长至7日。尸检应当经死者近亲属同意并签字,如果有证据证明患方拒绝尸检,导致影响对死因判定或无法进行医疗损害责任鉴定的,由拒绝尸检的一方承担不利后果。
《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第二十六条患者死亡,医患双方对死因有异议的,应当在患者死亡后48小时内进行尸检;具备尸体冻存条件的,可以延长至7日。尸检应当经死者近亲属同意并签字,拒绝签字的,视为死者近亲属不同意进行尸检。不同意或者拖延尸检,超过规定时间,影响对死因判定的,由不同意或者拖延的一方承担责任。尸检应当由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相应资格的机构和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医患双方可以委派代表观察尸检过程。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符合条件的家属可以拒绝尸检。对于死因不明的尸体,公安机关可以强制尸检,不需要征得家属的同意。双方当事人不能确定死因或者对死因有异议的,应当在患者死亡后48小时内进行尸检;具备尸体冻存条件的,可以延长至7日。一般尸检应当经死者近亲属同意并签字,并做好思想工作,家属可以书面要求保全死者器官。尸检应当由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相应资格的机构和病理解剖专业技术人员进行。
拒绝或拖延尸检要承担责任。 患者死亡,医患双方当事人不能确定死因或者对死因有异议的,应当在患者死亡后48小时内进行尸检;具备尸体冻存条件的,可以延长至7日,一般不得超过2周。尸检应当经死者近亲属同意并签字。 医疗事故争议双方当事人可以请法医病理学人员参加尸检,也可以委派代表观察尸检过程。拒绝或者拖延尸检,超过规定时间,影响对死因判定的,由拒绝或者拖延的一方承担责任。
-
-
拒绝或拖延尸检要承担责任
患者死亡,医患双方当事人不能确定死因或者对死因有异议的,应当在患者死亡后48小时内进行尸检;具备尸体冻存条件的,可以延长至7日,一般不得超过2周。尸检应当经死者近亲属同意并签字。 医疗事故争议双方当事人可以请法医病理学人员参加尸检,也可以委
2020.09.29 134 -
工伤患者拒绝作证怎么办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患职业病的;因
2020.02.11 176
-
患方家属拒绝尸检的后果
患者家属拒绝尸检的,需要承担对死因判定或者无法进行医疗损害责任鉴定的不利后果。根据《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第二十六条之规定,患者死亡,医患双方对死因有异议的,应当在患者死亡后48小时内进行尸检;具备
2022-06-04 15,340 -
患方家属拒绝尸检的后果一览
患者家属拒绝尸检的,需要承担对死因判定或者无法进行医疗损害责任鉴定的不利后果。根据《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第二十六条之规定,患者死亡,医患双方对死因有异议的,应当在患者死亡后48小时内进行尸检;具备
2022-05-12 15,340 -
患者死亡需要尸检吗
根据《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第二十六条之规定,患者死亡,如果医患双方有任何一方对死因有异议,应当在患者死亡后48小时内进行尸检;具备尸体冻存条件的,可以延长至7日。尸检应当经死者近亲属同意并签字,拒
2022-05-12 15,340 -
死者家属不同意尸检公安机关可以尸检吗
死者家属不同意尸检,公安机关可以尸检。《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九条规定:对于死因不明的尸体,公安机关有权决定解剖,并且通知死者家属到场。《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一百九十九条规定:为了确定死因
2022-02-12 15,340
-
01:34
战时拒绝、逃避服役罪构成要件战时拒绝、逃避服役罪指的是在战时兵役部门向公民发出应征服役通知时,公民拒绝或者逃避兵役部门的应征,情节严重的行为。战时拒绝、逃避服役罪的构成要件主要包括下面四点: 第一,在客体上,本罪侵犯了兵役管理活动秩序。我国宪法中明确规定,依法服兵役是
1,205 2022.04.17 -
01:08
患者有哪些权利患者一般有以下的六种权利,具体如下: 1、基本医疗权。基本医疗是指,职工在患病时,能以其所能提供的,能支付得起的,适宜的治疗技术。包括基本药物、基本服务、基本技术和基本费用等内容; 2、疾病认知权; 3、知情同意权。知情同意权由知情权和同意
5,882 2022.05.11 -
00:57
拒绝离婚怎么解决夫妻一方想要离婚,但是对方不同意的,可以起诉离婚。离婚分为起诉离婚和协议离婚两种,起诉离婚用于对方不同意离婚或者夫妻双方对于共同财产和抚养权归属等问题有争议的情况。起诉离婚的,起诉方应当撰写起诉状,起诉状开头要写明原告和被告的姓名、出生年月
1,461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