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时恶意转移财产罪的判决原则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恶意转移财产的情形: 1、转移已有存款; 2、收入不存入夫妻名下的存折; 3、私自出售房屋; 4、私自出售其他夫妻共同财产; 5、私自无偿转让或赠与夫妻共同财产等; 6、一方恶意负债; 7、虚打欠条; 8、虚报开支。【温馨提示】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深度沟通法律需求,快速获得解答!
恶意转移财产若构成刑事犯罪的,可能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需要承担刑事责任。最高院发布的《关于审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明确了“有能力执行”是指“根据查实的证据证明,负有执行人民法院判决、裁定义务的人有可供执行的财产或者具有履行特定行为义务的能力”。《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的解释》进一步明确了“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情形,包括“被执行人隐藏、转移、故意毁损财产或者无偿转让财产、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如果债务人存在恶意转移财产的行为,即: 1、与他人恶意串通以降低债务人赔偿能力为目的转移财产; 2、放弃其到期债权或者无偿转让财产; 3、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 4、以明显不合理的高价收购他人财产。刑法规定,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
恶意转移财产离婚时如何处理财产分割
离婚时遇到恶意转移财产的情况,另一方可以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这种情况在分割财产时可以请求法院对于隐匿、转移财产的一方少分或者不分财产。对于离婚后新发现的隐匿、转移的财产,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2022.06.29 116 -
恶意转移婚内财产的处分
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中即作了规定。该司法解释123条明确规定: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二条第一款第(六)项的规定处理: (1)在法律文书发生法律效力后隐藏、转移、变卖
2024.05.15 28 -
什么叫恶意转移财产,恶意转移财产会坐牢吗
恶意转移财产,就是为了逃避债务而把自己的财产提前处理变现并进行转移,这样即使被起诉,被强制执行,法院也因为被执行人名下没有财产,只能中止执行。如果被执行人被判定恶意转移财产的,就可能要负刑事责任,那就真的要坐牢
2024.06.21 39
-
进行恶意转移财产了,离婚时恶意转移财产如何呢?
《婚姻法》第47条规定:离婚时,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的一方,可以少分或不分。离婚后
2022-07-24 15,340 -
一方恶意转移财产需要判决离婚吗
对于界定恶意转移财产,法律上是有所限定的。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中即作了规定。该司法解释123条明确规定: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
2022-07-23 15,340 -
如何判决夫妻间结婚恶意转移财产
展开全部离婚时,一方转移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转移夫妻共同财产的一方,可以少分或不分。离婚后,另一方发现有上述行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人民法院对前述规
2022-10-09 15,340 -
离婚是恶意转移出财产吗?法院会如何判决?
恶意转移财产、以期达到多占有财产的目的,这是不行的。法院可以判决少分给他财产,行为恶劣的甚至可以不分财产。《婚姻法》规定:【第四十七条】离婚时,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企图侵
2022-07-24 15,340
-
01:15
老赖恶意转移房产如何取证
要取证老赖恶意转移房产,首先需要明确什么叫做恶意转移房产的行为。根据我国民法典第538条以及第539条的规定,债务人无偿转让财产,或者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移财产的行为,都属于恶意转移财产的行为。如果影响到债权人债权的实现的话,债权人可以请求
3,932 2022.04.15 -
01:05
怎么算离婚前转移财产
转移财产的方式有很多。根据法律的规定,一方如果通过隐藏,转移,变卖等方式处理夫妻共同财产的,可以认定为离婚时转移夫妻共同财产。常见的转移财产的方式有以下几种,第一是提前两年以上转移财产,第二是转到对方不知道的银行账户,第三是批量转让少量财产
1,445 2022.04.17 -
01:00
如何避免离婚财产转移
想要避免一方在离婚的时候转移财产,那么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第一就是双方在日常生活之中,不要将财政大权交给一个人。如果一方擅自处理贵重的夫妻共同财产,那么另外一方要及时制止。特别是一方以孝敬父母,捐赠等名义将财产转移的情况,绝不可掉以轻心
1,284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