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撰写关于假冒伪劣商品论文?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下面是我提供的假冒伪劣商品的素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⒈造假成本低收益高。经济学的两个基本假设之一是:人是理性的、自利的,人们都会在约束条件下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假冒伪劣商品往往成本低、利润空间大,常常高出正常商品利润好几倍。因此,它必然会吸引逐利的制假售假者冒险入内。正如马克思指出那样有百分二百的利润就有人敢冒绞刑风险。 ⒉违法成本低。虽然法律上对制假售假者有着严厉的制裁措施,但由于种种原因,制假售假者并没有普遍受到应得惩罚。由于受罚的损失往往远远小于其所得,制假售假者必然会胆大妄为,潜在制假售假者也会受到鼓励,纷纷人行。 ⒊消费者维权成本高。广大消费者对于危害人身健康的假冒伪劣产品肯定是恨之入骨,对于维护自身权益的事也大都乐于为之。但是,当消费者的权益受到侵犯时,其维权成本往往太高,以致大多数消费者只好望而却步、以自认倒霉了事。 ⒋商品交易市场信息不对称。由于信息不对称,面对纷繁复杂的商品,广大消费者显然处于弱势地位,他们难辨真伪难识假货。当假冒伪劣商品泛滥时,一般很难做到理性拒绝,往往怀抱从众心理对待假冒伪劣商品。 ⒌政府监管不到位。地方政府监管职能不到位是假冒伪劣商品泛滥的重要原因之一。更有甚者,有些地方政府对假冒伪劣产品熟视无睹,对制假售假者听之任之。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行为,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犯此罪既遂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
-
商家出售假冒伪劣商品如何起诉
1、假冒伪劣产品销售出去侵害消费者权益的,可以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申请赔偿,以造成的损失为赔偿基础。如果是食品的,可以要求十倍的购买价格赔偿。 2、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单位,工商部门可以对其进行行政处罚,并将产品销毁。 3、假冒伪劣产品销售金
2020.08.18 786 -
如何举报假冒伪劣产品
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消费者可以向经营者所在地或者经营行为发生地的县(市)、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投诉举报。但是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投诉的期限为一年,自消费者知道或者应该知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之日起算。
2020.11.25 428
-
如何查假冒伪劣商品?
一、认明商标标识。名优商品一般使用注册商标,在包装上印有商标标识及注册或字样。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应养成注意观察商品注册商标的习惯。 二、注意包装印刷质量。一般说来,名优商品包装用料比较考究,包装装潢
2022-07-14 15,340 -
假冒伪劣商品如何举报
您可以直接致电消费者热线或向工商行政管理局报告。同时,消费者通过信件、传真、短信、电子邮件、12315网站投诉平台投诉的,应当注明消费者姓名、地址、电话号码、名称、地址、投诉要求、原因及相关事实依据、
2021-12-11 15,340 -
假冒伪劣商品如何投诉
买到假冒伪劣产品可以直接拨打消费者热线举报。同时消费者通过信函、传真、短信、电子邮件和12315网站投诉平台等形式投诉的,应当载明:消费者的姓名以及住址、电话号码等联系方式;被投诉人的名称、地址;投诉
2022-07-01 15,340 -
如何处理假冒伪劣商品
如果您购买假冒伪劣产品,您应该这样做:首先,您应该将商品和相关账单带到商店进行谈判,并解释情况。一般来说,如果您长时间不购买商品,商店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维修、更换或退货。在谈判过程中,如果柜台销售
2021-12-30 15,340
-
01:19
销售假冒伪劣产品处罚
我国刑法规定,行为人犯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销售金额5万元以上不满20万元的,刑法对其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罚金;行为人销售金额20万元以上不满50万元的,对其处2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
2,355 2022.04.17 -
00:57
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罪立案标准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是指在生产、销售过程中,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生产者、销售者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满足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罪的立案标准,应当立案追诉:第一,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
1,403 2022.04.17 -
01:05
假冒伪劣产品十倍赔偿的依据
假冒伪劣产品十倍赔偿的依据,具体如下:1、买到的假货是一般物品,可以获得三倍赔偿;2、如果是食品,可以要求十倍赔偿。根据我国食品安全法规定,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销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外,还可以向生
2,939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