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扣罚最高标准不是多少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用人单位无权对劳动者进行罚款,无论金额多少。 只有劳动者因为重大过失或主观故意给用人单位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以要求劳动者承担部分或全部损失。每月扣除的工资数额不得超过劳动者本人工资的20%,并且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用人单位直接以劳动者违反其规章制度对劳动者进行罚款的行为,属于克扣工资行为,劳动者可以到劳动监察大队进行投诉也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支付克扣的工资。 拓展资料: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 第十六条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旷工扣工资最多扣多少我国法律没有明确规定,一般是用人单位可以不支付工资旷工当天的工资,除了给用人单位造成了经济损失外,用人单位不得额外扣工资。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规定,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
工资扣款最高不得超过多少
员工在职期间因职务行为导致企业损失的情形,根据相关规定,只能要求劳动者进行限额赔偿,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
2020.06.22 1,255 -
工资扣税标准是多少
员工工资扣税标准: 1、工资范围在1-5000元之间的,包括5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0%; 2、工资范围在5000-8000元之间的,包括8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 3、工资范围在8000-17000元之间的,包括170
2020.07.20 3,563 -
北京辞退员工工资最高标准是多少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
2020.09.02 301
-
最高扣工资是多少
不得超过工资百分之八十,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 即以上海为例,上海的最低工资标准是税后2300. 假设工资是2500,其百分之八十是2000.那么公司扣除款项后需支付2300.不得低于最低工资标准
2022-07-18 15,340 -
工资最高扣多少
这是《劳动法》系的配套法规《工资支付暂行规定》所规定的事项。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需要赔偿的,可以从劳动者本人工资中扣除,每月扣除的部
2022-08-06 15,340 -
超速罚款扣分最高标准是多少
小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超速20%以上未达到50%的一次记6分,罚款200元。如果是超速达到百分之五十以上的,记12分,罚款200元。如果是在其他公路上超速20%以上未达到50%的一次记3分,,罚款200元
2022-06-10 15,340 -
旷工扣工资最高是多少?
1、劳动法没有旷工一天扣多少工资的,按现行做法,旷工当天,用人单位可以不支付工资,除了给用人单位造成了经济损失外,不得额外扣工资的。 2、《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
2022-04-04 15,340
-
00:59
拖欠农民工工资最高判多少年
拖欠农民工工资最高判7年。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
1,059 2022.05.13 -
01:02
辞急工扣工资标准
辞急工扣工资标准,法律没有统一规定,按照公司内部规章制度确定。急辞工不是法律上的定义,通常是指立即解除合同或者短时间内解除合同。有合法与违法之分,应当区别情况分别对待。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
2,841 2022.04.17 -
00:57
旷工离职最多扣多少钱
旷工离职不能扣钱。因为用人单位不恶意随意克扣劳动者的工资。即使是旷工离职,用人单位也只可以扣除劳动者旷工当天的工资。但是用人单位不可以对劳动者进行惩罚性的克扣工资处理。公司的规章制度另有规定的除外。出现以下情况之一的,劳动行政部门会责令支付
10,383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