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收监能不能再保,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犯罪嫌疑人被法院收监,但若是符合取保候审的相关条件是依然可以申请保释的。《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法院收监后,符合条件的,是可以再保释的。 需要符合以下条件: 1、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2、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3、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4、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犯罪嫌疑人被法院收监,但若是符合取保候审的相关条件是依然可以申请保释的。《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
收监的法律规定
在相关法律法规中规定,对可以暂予监外执行、不予收监的条件作了明确规定。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暂予监外执行: (一)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 (二)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三)生活不能自理,适用暂
2020.04.13 198 -
法律规定是如何规定管辖法院的
民事诉讼案件中关于管辖法院的一般规定有: 一、一般地域管辖。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二、特别规定
2020.10.09 358
-
法院收监能再保释,法律怎么规定的
法院收监不能保释。保释即取保候审,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司法机关对未被逮捕或逮捕后需要变更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的的一种强制措施。法院收监说明已被判刑,不属于取保
2023-08-27 15,340 -
法院收监是否能再保释
1、法院收监不能保释。保释即取保候审,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司法机关对未被逮捕或逮捕后需要变更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的的一种强制措施。法院收监说明已被判刑,不属于
2023-07-24 15,340 -
在我国法院收监能不能再保释
1、法院收监不能保释。保释即取保候审,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司法机关对未被逮捕或逮捕后需要变更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的的一种强制措施。 2、法院收监说明已被判刑,
2022-11-02 15,340 -
在我国法院收监能不能再保释?
1、法院收监不能保释。保释即取保候审,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司法机关对未被逮捕或逮捕后需要变更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的的一种强制措施。 2、法院收监说明已被判刑,
2022-11-08 15,340
-
00:47
彩礼钱法律是如何规定的2021
彩礼钱法律的规定如下:彩礼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彩礼一般是婚前所得,明确为缔结婚姻关系的赠与,应属于受赠方个人财产。对于双方没有结婚的,应当返还彩礼。已经结婚又离婚的,原则上彩礼不再返还。女方提出离婚彩礼不一定需要退,有权提出彩礼退还的情形具
8,305 2022.04.17 -
01:05
2021年彩礼钱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彩礼钱的法律规定,具体如下:1、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禁止重婚。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和遗弃;2、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
1,163 2022.04.17 -
00:55
取保候审的法律规定
取保候审的法律规定,具体可以参考《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对于取保候审的条件与执行的要求,被取保候审人的义务等相关的内容作了明确的规定。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应该严格遵守以下相关规定: 1、没有
2,595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