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中的违约金与违约金的关系?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押金,就是保证金,是担保性质的,在事前交。违约金,是因为你违反了以前的承诺、义务而必须承担的的责任,在事后交。两者的联系和区别是,一方违约后,交付的押金可以部分转化为违约金,如果不足以弥补损害的,当事人还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予以增加。 2、法律依据:《民法典》 第五百八十五条,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适当减少。当事人就迟延履行约定违约金的,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还应当履行债务。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定金是指当事人双方为了保证债务的履行,约定由当事人方先支付给对方定数额的货币作为担保。违约金是合同当事人在合同订立时预先约定或法律规定的,当一方违约时向对方支付的一定数量的金钱。定金与违约金的区别是前者为担保方式,后者为违约责任。
合同解除与违约金责任的关系为:如果是违约解除合同的,违约方要承担违约责任,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包括支付违约金。违约金是指按照当事人的约定或者法律直接规定,一方当事人违约的,应向另一方支付的金钱。违约金的标准是金钱,但当事人也可以约定违约金的标的物为金钱以外的其他财产。
-
违约金与赔偿金两者的关系
不管合同当事人一方违反合同约定是否给另一方造成损失,只要双方在合同中约定了违约金条款,违约方就必须给付另一方违约金;给付赔偿金的前提必须是一方违反合同约定,给另一方造成了实际损失。
2021.01.27 109 -
定金与违约金在合同违约中的处理方式
合同当事人既约定了违约金,又约定了定金的情况下,如果一方违约,对方当事人可以选择适用违约金或者定金条款,即对方享有选择权,可以选择适用违约金条款,也可以选择适用定金条款,但二者不能并用。现实中,有些当事人在合同中既约定违约金,也约定定金,在
2021.03.05 163 -
订金与违约金在合同违约中的处理方式
在定金与违约金并存的情况下,如何选择更有利于自己的条款追究对方的违约责任,这两者是不可以同时适用的。需要细致的思考,当自身违约被他人追究责任时,也应要求对方按照法律规定合理合法地主张自己的权利。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向对方
2021.03.16 223
-
合同中的违约金数额与违约金总数的相关规定
1、《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第1款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所以,违约金具有惩罚性的特征,它不以非违约方遭受
2022-10-18 15,340 -
合同违约金与违约金的区别
违约金是指一方当事人由于过错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合同,应当依照合同的约定或由法律的规定,支付给另一方一定数量的货币。赔偿金是指合同当事人一方违反合同约定,而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给予一定数量货币进行赔偿。
2021-04-01 15,340 -
法定违约金计算与法定违约金的关系
法定违约金 由法律直接规定的违约金为法定违约金。法定违约金是在一些法规(如《工矿产品购销合同条例》、《农副产品购销合同条例》等)中,明文规定的违约金比例。合同对违约金作了原则性规定,且有关条例规定了违
2022-04-08 15,340 -
《解除合同法》中的违约金责任有哪些,违约金的关系
合同终止与违约金责任的关系:当事人一方违约终止合同的,终止权人可以要求违约方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2021-12-12 15,340
-
01:19
合同中违约金怎么写合同违约金可以按照以下方法来写的: 1、一方当事人未按照合同履行义务的,应当构成违约,然后向对方当事人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 2、双方当事人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在一方当事人违约后,应当按照计算方法来计算出违约金,然后根
667 2022.04.25 -
00:59
合同未明确违约金的违约怎么办合同未明确违约金,出现违约行为的话,只能主张其他形式的违约责任。这主要因为违约金责任适用的前提在于:合同当事人已经在合同中明确约定了,出现一定的违约行为的时候,守约一方可以请求对方支付相应的违约金。换句话说,只要双方没有约定违约金,一方违约
808 2022.06.01 -
01:00
合同中双方约定的违约金如何起诉合同双方约定的违约金,当事人应当按照规定向有管辖权的法院起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民事诉讼的起诉,需要满足以下要件:原告适格;被告明确;有具体的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受诉法院有管辖权。所以,当事人在起诉时,需要带上身
963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