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能否将遗赠视为共同财产?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关于遗嘱是否属于夫妻共有财产的问题:如果在婚姻关系持续期间,遗嘱未明确规定仅授予遗赠对象个人享有权益,那么这种情况就构成了夫妻共有的财产形态。 如果被继承人在遗嘱中明确表示某项继承财产将仅归丈夫或妻子单独所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包括工资、奖金、劳务报酬、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知识产权的收益以及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都为夫妻共同所有。夫妻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 因此,如果遗嘱未明确规定仅授予遗赠对象个人享有权益,夫妻双方将共同拥有这些财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 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资、奖金、劳务报酬; (二)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 (三)知识产权的收益; (四)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但是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 (五)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夫妻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夫妻共同财产可以单方进行赠予,但要经过夫妻另一方的追认。 如果配偶一方悄悄将夫妻财产赠与他人,而没有得到配偶另一方的同意,一旦配偶知情后,其表示同意的,单方赠与行为有效,配偶另一方表示不同意的,赠与行为无效,被赠与人应当将财产返还。
-
夫妻共同财产能否算分割遗产
一、离婚财产的分割遵循以下原则: (一)双方协商决定。离婚时夫妻对财产的分割,双方应在协商一致的原则下进行,不能由一方决定。 (二)男女平等。不能歧视妇女,不能认为妇女挣的少,就应少分,在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应尊重妇女的权利,保护妇女权
2021.01.14 164 -
夫妻单方将夫妻共同财产赠与效力如何?
夫妻一方擅自将共同财产赠与的行为无效。根据共同共有的一般原理,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共同财产应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夫妻对全部共同财产不分份额地共同享有所有权,夫妻双方无法对共同财产划分个人份额,在没有重大理由时也无权于共有期间请求分割
2024.06.11 27 -
如何将夫妻共同财产赠与第三者
夫妻一方擅自将共同财产赠与的行为无效。根据共同共有的一般原理,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共同财产应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夫妻对全部共同财产不分份额地共同享有所有权,夫妻双方无法对共同财产划分个人份额,在没有重大理由时也无权于共有期间请求分割
2024.06.02 26
-
夫妻财产约定能否视为遗嘱
不能。夫妻财产约定协议不可以当作遗嘱。遗嘱是指人生前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对其遗产或其他事务所作的个人处理,并于创立遗嘱人死亡时发生效力的法律行为。其所指向的法律关系,是立遗嘱人的一种
2022-05-26 15,340 -
婚后妻子将房产赠与丈夫作为夫妻共同财产
婚后获赠的房产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婚后由一方父母出资为子女购买的不动产,产权登记在出资人子女名下的,视为只对自己子女一方的赠与,该不动产应认定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
2022-11-30 15,340 -
遗赠怎么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
1、只要遗嘱中没有确定只给受遗赠人一人,那么就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2、法律规定,夫妻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所取得的继承或赠与财产,属于夫妻共同财产,除非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给夫或妻一方。 《民法典》第一
2022-10-13 15,340 -
夫妻是否可以共同将财产赠送子女
能,但必须夫妻双方都同意。 根据法律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资、奖金、劳务报酬; (二)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 (三)知识产权的收益;
2022-06-13 15,340
-
00:53
夫妻共同财产可否单方面立遗嘱
夫妻共同财产不可以单方面立遗嘱。因为关于夫妻共同财产的处置,需要经过夫妻两个人的同意。就算我们要立遗嘱,也只能处分夫妻共同财产当中属于自己的那一部分。如果在立遗嘱的时候就按照自己的意思分配了全部的夫妻共有财产,该份遗嘱有可能会被判定为部分无
3,023 2022.10.12 -
01:26
能否保全担保人的夫妻共同财产
能否保全担保人的夫妻共同财产,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1、担保人配偶财产如果在申请范围内或者与案件有关的,债权人可以申请财产保全; 2、若没有相关联系,不能申请保全。 财产保全的流程如下: 1、申请诉前财产保全,由利害关系人在起诉之前向受诉法
1,392 2022.08.01 -
01:00
非婚生子女能否继承夫妻共同财产
非婚生子女能继承夫妻共同财产。法律规定,非婚生子与婚生子女享有同等的权利,任何组织或个人都不得加以危害或歧视。非婚生子女同样有权获得抚养费、生活费和教育费以及继承的权利。 法定夫妻共有财产包括: 1、夫妻双方的工资、奖金; 2、生产、经营收
737 2022.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