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人威胁的情况下写的借条有效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民法总则》(自2021年1月1日起废止)作了明确规定: 第一百四十七条,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四十八条,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四十九条,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五十条,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五十一条,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一百四十七条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被人威胁的情况下写的借条,如果当事人申请撤销该欠条,并且有证据证明是被胁迫写的,则该借条无效;如果当事人没有申请撤销,或者虽然申请撤销了,但没有证据证明借条是被胁迫写下的,则借条有效。
看情况: 其 一、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书写欠条,受胁迫方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对该欠条予以撤销,法院或仲裁机构查明情况后,撤销了该欠条的,则该欠条自被撤销之日起无效; 其 二、不符合上述情况的,该欠条有效。
-
被威胁写的借条有效吗
被人威胁写借条,该借条是有效的,但受威胁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被撤销后该欠条自始无效。被胁迫情形解除或消除后,受害人应立即以受到“敲诈勒索”而报警,警方的办案结果的调查结论可以作为解除借条(借贷合同)关系的证据。行使撤销
2021.03.08 180 -
被威胁写下的借条有用吗
视情况而定,被人胁迫之下写的借条,如果是存在合法真实债权债务关系,虽然其行为不当,但不影响债权债务关系的成立,债务人应当偿还债务;但要是不存在合法真实债权债务关系,受胁迫写下的借条而构成虚假债权债务关系,是无效借条(合同),同时,行为人(胁
2021.02.01 320 -
被威胁下写的欠条有效吗
无效,欠条有效应该满足如下要求:主体。要将债权、债务关系的主体表达清楚。自然人为主体时,应核对其身份证上姓名,条件许可时应在欠条上抄录居民身份证号,签字,最好是按上指纹;法人单位为主体时,应盖上单位公章。
2021.02.01 211
-
被人胁迫之下写的欠条是否有效?被威胁之下写的欠条是否有法律效力
欠条,是借贷(或民间借贷)合同关系中,债务人向债权人出具的表示尚欠某物或者某款项的凭证(证据),一般用来证明债权债务关系。“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为的民事行
2022-03-06 15,340 -
在胁迫的情况下打的借条有效吗
如果欠条是人强迫的情况下打的,依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欠条是无效的,但当事人需要向法院提交被迫写下欠条的证明,如果没有证据证明欠条是被迫写的,法院是很难采信当事人主张的。 所以当事人被迫打欠条的,应
2021-12-27 15,340 -
被威胁恐吓下写的欠条有用吗
该欠条是具有一定效力的,但是当事人是在被胁迫的情况下签订的,所以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予以撤销,撤销后该欠条就不具备任何效力了。
2021-12-28 15,340 -
有人威胁写的借条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如果当事人在受到威胁的情况下申请撤销借据,并且有证据证明是被胁迫写的,借据无效;如果当事人没有申请撤销,或者虽然申请撤销,但没有证据证明借据是被胁迫写的,借据是有效的。
2021-11-21 15,340
-
01:04
不写被借方的借条有效吗
借条有没有法律效力,主要看书写是否符合法律要求。一般借条主要包括了出借人,借款人,借款金额,借款时间等主要内容。如果没有。出借人那么借条就。是无效的如果没有出借人名字的借条也是有效的,也可以向法院起诉,但是借条的效力已经大大的减弱了,不足以
1,195 2022.04.17 -
01:30
被撕的借条还有效吗
借条是证明双方存在债权债务关系的有力证据,债权人应当注意保存借条,从而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被撕掉的借条,如果被撕掉的只是不重要的部分,借条仍然能够显示债务人的名称、涉及的本金以及利率,这些债权债务合同主要内容的,该项借条仍然有效。如果借条
516 2022.04.17 -
00:57
收条什么情况下无效
收条以下情况下无效: 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打的收条,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打的收条没有经过其代理人追认的; 2、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出具的收条; 3、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收条;
2,715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