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赔偿诉讼程序具体有什么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工伤赔偿的诉讼程序:如果属于劳动争议,劳动者应当先申请劳动仲裁,对裁决结果不满的,在诉讼时效内及时去法院起诉,递交仲裁裁决、起诉状和证据;如果属于具体的行政争议,则当事人可以准备诉状和证据依法提起行政诉讼。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第五十条当事人对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以外的其他劳动争议案件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期满不起诉的,裁决书发生法律效力。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首先用人单位应当去当地劳动部门申请工伤认定,如果单位不申请的话,职工个人应当在事故发生之日起一年内申请,在拿到有劳动部门出具的工伤认定决定书后,等伤情稳定后可以向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劳动能力鉴定,鉴定工伤等级,然后按照伤残等级计算伤残赔偿数额,有工伤保险的,由保险支付赔偿金,没有工伤保险的,由用人单位赔偿。
工地工伤赔偿的范围,主要包括:医疗费、住院伙食补助费、交通、食宿费、辅助器具费用、停工留薪期工资、停工留薪期护理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等。赔偿的流程主要看用人单位有没有为劳动者购买工伤保险,如果购买了,直接由工伤保险基金赔付;反之,由用人单位赔偿。
-
工伤赔偿诉讼程序有哪些
工伤赔偿的诉讼程序如下: 1、书写起诉状; 2、选择一个有管辖权的法院,然后递交诉状和证据及其他相关材料; 3、法院通知开庭; 4、开庭审理; 5、法庭调查; 6、法庭辩论; 7、法庭辩论终结,依法作出判决,判决前能够调解的,还可以进行调解
2020.07.15 137 -
诉讼离婚的具体程序有什么
离婚诉讼程序首先是向法院申请离婚诉讼,收集有关资料,法院立案。其次,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首先会考验让双方进行调解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
2021.04.23 125 -
诉讼离婚的具体程序有什么
离婚诉讼的具体程序如下: 1、起草起诉状; 2、准备诉讼所需的证据; 3、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交诉状和证据; 4、法院决定是否受理诉讼; 5、法院受理离婚诉讼案件后,应当在法定时间内向对方发送诉状副本; 6、法院安排开庭时间并向双方发送传票;
2022.04.15 194
-
工伤赔偿诉讼具体流程
工伤认定要向用人单位所在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人社局)工伤保险科(处)申请,不服工伤认定的,可以向法院起诉;伤残鉴定要到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工伤赔偿要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不服仲裁裁决的
2022-04-15 15,340 -
工伤赔偿具体程序
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按鉴定结论索赔。 工伤认定是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依据法律的授权对职工因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是否属于工伤或者视同工伤给予定性进行行政确认,是职工遭受事故伤害后享有工伤保险待遇
2022-07-22 15,340 -
工伤赔偿的具体诉讼流程
1,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 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
2022-05-07 15,340 -
具体的工伤赔偿程序是什么
申请工伤赔偿程序: 1、向办理机构申办工伤赔偿,办理机构是用人单位至参保所在地区(县)社保分中心或者个人至各街道、镇(乡)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或各区(县)社保分中心。 2、符合办理规定,办理机构打印《
2022-07-08 15,340
-
01:23
农民工工伤赔偿程序
公司或者用人单位如果出现员工受伤是可以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解决农民工工伤赔偿的流程的办法
644 2022.05.13 -
00:59
工伤死亡赔偿程序
工伤死亡赔偿程序:首先是工伤保险报告,用人单位为劳动者在工伤保险机构投资了工伤保险才有这个手续。其次,工伤认定,用人单位应在一个月内向劳动局提出申请。然后是工伤劳动能力鉴定,由县以上劳动鉴定委员会进行鉴定伤残等级行为。最后是赔偿,工伤鉴定后
2,460 2022.04.15 -
01:15
诉讼离婚程序
诉讼离婚的程序与普通民事案件程序略有不同。普通民事案件同一事由不会重复受理,即有一事不再理的原则,但诉讼离婚一次不成的可以再次起诉,法院仍然会受理。普通民事案件如果对二审判决不服,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及省高级人民法院或最高人民法院申请再审,
16,052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