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职了工厂不给交社保怎么办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工厂不给员工交社保,员工可以要求补缴,而且企业会面临罚款。 《社会保险费申报缴纳管理规定》要求,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30日内为其职工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并申报缴纳社会保险费。未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定其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 规定中所称社会保险费,是指由用人单位及其职工依法参加社会保险并缴纳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 规定提出,用人单位应当按月将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明细情况告知职工本人,每年向本单位职工代表大会通报或者在本单位住所的显著位置公布本单位全年社会保险费缴纳情况,接受职工监督。用人单位代职工申报的缴费明细以及变动情况应当经职工本人签字认可,由用人单位留存备查。 针对一些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情况,规定明确,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责令其限期缴纳或者补足,并自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0.5‰的滞纳金逾期仍不缴纳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处欠缴数额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具体赔偿的标准是: 一、以单位违法不交社保为由,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二、用人单位将被处以应缴社会保险费数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
如果辞职了,厂里交的社保可以按照以下几个办法处理: 1、如果已经找到了下个用人单位,可以去社保局办理社保转移手续,将社保转移到新公司,具体可以咨询公司的人事部门; 2、如果暂时没有找到工作,停止缴费,形成缴费年限中断,但是时间不宜过长; 3、没有找到新工作,可以个人全额缴纳社保。
-
厂里交的社保辞职了怎么办
一、如果辞职了,厂里交的社保可以按照以下方法处理: (一)社保转移 如果已经找到了下个用人单位,可以去社保局办理社保转移手续,将社保转移到新公司,具体可以咨询公司的人事部门。 办理社保转移的手续如下: 1)先在转出地社保中心开具“社保缴费凭
2023.01.02 18,255 -
工厂不给辞职怎么办?
辞职不需要单位批准,批不批无所谓,关键是要有依法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证明,有了证据,在30天(试用期3天)后公司要给你办理离职手续,如果公司不同意,你可以去劳动仲裁机构或劳动监察队投诉公司。
2020.06.23 254 -
工厂不给辞职怎么办
工厂不让离职的,劳动者可以提前三十日向工厂的人事管理部门提交离职申请书。在三十天时间届满后,劳动者属于依法离职,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就解除了。如果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时间,导致劳动者离职的,延长工作时间每月累计不得超过36个小时,应当支付相应的
2020.11.28 301
-
厂里辞职不给交社保怎么办
1、员工本人辞职,那么单位是不需要支付员工经济补偿的。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2
2022-03-16 15,340 -
工厂辞职不给结清社保怎么办
1、用工单位从办理入职开始,就有义务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 2、劳动者试用期应该提前三天,没有试用期或转正后,应该提前三十天提交书面辞职申请,到时候不需要经过批准就可以离开。如用工单位拖欠工资,可以向
2022-02-02 15,340 -
工厂不给交社保怎么办?
先问一下社保局,单位是否缴纳?
2022-03-28 15,340 -
工厂不给交社保怎么办
1、你可以要求单位补缴社会保险。 2、如果你因为自己原因辞职,没有任何补偿。如果以单位未缴纳社会保险为由辞职,可以要求单位根据工龄支付经济补偿金。 3、如果单位辞退你,需要根据单位辞退的理由来确定单位
2022-01-10 15,340
-
01:16
辞职了,社保怎么办根据法律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后15日内为劳动者办理社会保险关系转移。社保转移是指的对于参保人员跨统筹区域流动就业的转移养老保险关系的这一个过程。因此离职后的社保是可以办理转移,转出和退保的。办理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关系的转移
4,710 2022.05.11 -
00:54
社保交了十年辞职了怎么办社保交了十年辞职的,可以选择让新单位继续购买社会保险,也可以由个人缴纳社会保险费。当事人从原用人单位辞职后,有新单位的,可以将社会保险关系转移至新单位,并且和新单位共同缴纳社会保险费,个人缴纳的那一部分,应当由用人单位进行代扣代缴;没有新单
10,402 2022.05.11 -
00:47
辞职不干了工资不给了怎么办辞职不干了,工资不给了,劳动者可以通过电话投诉或者是现场投诉的方式向当地劳动执法监察大队进行投诉。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有权对用人单位违法行为进行处理。 除了投诉举报外,劳动者可以到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通过仲裁裁决向
1,910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