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认合同是否有效是否受时效的限制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确认合同无效不受诉讼时效限制。“请求法院确认合同无效的权利”属于间接形成权,诉讼时效只适用于请求权,不适用于形成权。 《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 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第一百五十四条规定,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第一百五十五条规定,无效的或者被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
《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 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第一百五十四条 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第一百五十五条 无效的或者被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是受时效的限制。依据相关法律的规定,效力待定的合同是限制民事能力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人签订的合同,要等法定代理人或者被代理人追认后才生效。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经法定代理人追认后,该合同有效,但纯获利益的合同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而订立的合同,不必经法定代理人追认。
确认合同效力受时效的限制。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合同效力是法律赋予依法成立的合同所产生的约束力,包括有效合同;无效合同;效力待定合同;可变更、可撤销合同。
-
确认合同效力是否受诉讼时效的限制
确认合同效力受诉讼时效的限制。确认合同无效的诉讼时效一般为3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
2021.04.07 159 -
确认合同效力是否受诉讼时效限制
确认合同效力受诉讼时效的限制。合同效力是法律赋予依法成立的合同所产生的约束力,分为有效合同,无效合同,效力待定合同,可撤销合同。向人民法院确认合同效力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
2021.04.09 192 -
确认合同无效是否受诉讼时效限制
确认合同无效不受诉讼时效限制。法律规定,因无效合同产生的纠纷受诉讼时效限制,诉讼时效一般是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算。
2022.08.11 512
-
确认合同效力是否受时效限制
确认合同无效不受诉讼时效限制。“请求法院确认合同无效的权利”属于间接形成权,诉讼时效只适用于请求权,不适用于形成权。 《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
2022-11-03 15,340 -
确认合同的效力是否受时效限制
确认合同无效不受诉讼时效限制。“请求法院确认合同无效的权利”属于间接形成权,诉讼时效只适用于请求权,不适用于形成权。 《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
2022-11-03 15,340 -
确认合同效力是否受时效的限制
确认合同无效不受诉讼时效限制。“请求法院确认合同无效的权利”属于间接形成权,诉讼时效只适用于请求权,不适用于形成权。 《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
2022-06-24 15,340 -
或确认有效合同是否受诉讼时效的限制
确认合同效力受诉讼时效的限制。 确认合同无效的诉讼时效一般为3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
2022-10-14 15,340
-
01:11
第三人能否确认合同无效
如果该合同的内容侵犯到第三人利益的,第三人有权利向法院请求确认该合同是无效的。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则该合同没有法律效力:一方故意以提供虚假的资料等,使人发生错误的认识为目的的行为、采用不正当手段订立合同,国家利益受到损害的;以损害他人利益为
2,240 2022.05.11 -
00:59
合同是电子版的是否有效
合同是电子版的话,也能够具备相应的法律效力。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电子版的合同就一定是有效的合同。判断一份合同是否合法有效,需要根据合同的内容来进行确定。具体来说,如果签订电子合同的当事人都是具备相应民事行为能力的民事主体,而且合同的内容符合当
1,321 2022.04.17 -
01:33
合同涂改是否有效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合同涂改是否有效 涂改合同并不属于使合同归于无效的情形,所以,原本有效的合同经过涂改仍然有效。我国合同法规定的使合同归于无效的情形包括以下五点: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的;2、当事人双方恶意串通,损
4,725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