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责任事故罪的立案条件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的结果是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重大责任事故罪的结果表现为以下三种情形: (1)致人死亡1人以上的; (2)致人重伤3人以上的; (3)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万元以上的,或者经济损失虽不足规定数额,但情节严重,使生产、工作受到重大损害的。又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追诉标准的规定(一)》第八条的规定,重大责任事故案(第一百三十四条第一款)在生产、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一)造成死亡一人以上,或者重伤三人以上;(二)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五十万元以上的;(三)发生矿山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一百万元以上的;(四)其他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形。第九条的规定,强令冒险作业案(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条第二款)强令他人违章冒险作业,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一)造成死亡一人以上,或者重伤三人以上;(二)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五十万元以上的;(三)发生矿山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一百万元以上的;(四)其他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形。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重大责任事故罪的立案条件: 1、行为人在生产、作业中违反安全管理规定,致1人以上死亡或3人以上重伤的; 2、造成50万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 3、引发矿山生产安全事故,造成100万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 4、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
在生产、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公安机关会依法立案,追究刑事责任。依据相关法律规定,犯此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
重大责任责任事故罪立案标准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第八条规定,在生产、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造成死亡一人以上,或者重伤三人以上; (二)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五十万元
2020.07.03 306 -
重大责任事故罪的立案标准
重大责任事故罪的立案标准通常表现为,导致人死亡人数超过1人的;致人重伤超过3人的;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超过5万元的,或者经济损失虽不足规定的数额,但是情节恶劣的,使得生产、工作受到重大危害的。重大责任事故罪是指因为行为人的某些行为,导致发生重大
2022.04.12 1,961
-
重大责任事故罪受理条件重大责任事故罪的立案标准
生产经营中违反安全管理规定,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立案追诉:(一)造成死亡一人以上或者重伤三人以上;(二)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万元以上的;(三)发生矿山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的
2021-11-09 15,340 -
重大责任事故罪立案条件究竟是什么
行为人在生产、作业中违反安全管理规定,致1人以上死亡或3人以上重伤的;造成50万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引发矿山生产安全事故,造成100万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其他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情形。
2022-07-19 15,340 -
重大责任事故罪立案标准有哪些重大责任事故罪立案标准
重大责任事故罪是指违反生产经营安全管理规定,造成重大伤亡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行为。因此,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公安机关会依法立案。 法律规定: (生矿山生产安全事故,有下列情形之一
2021-11-21 15,340 -
重大责任事故罪的立案要求
的结果是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重大责任事故罪的结果表现为以下三种情形: (1)致人死亡1人以上的; (2)致人重伤3人以上的; (3)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万元以上的,或者经济损失虽不足规
2022-09-01 15,340
-
01:04
重大责任事故罪立案标准
重大责任事故罪,是指企事业单位的职工,由于不服从管理、违反单位的规章制度,或者单位强行命令工人违章冒险作业,从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行为。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自然原因造成的事故,如果没有人为原因,不构成重大事故;如果在自然事故发
2,287 2022.04.17 -
01:08
重大责任事故罪最新立案标准
重大责任事故罪,主要指的是在生产作业过程中,业务人员违反了相关安全管理的规定,从而导致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行为。 满足以下条件,即可立案: 1、在发生矿山生产安全事故时,出现以下情况之一的,应该被认定为“重大伤亡事故、或其
2,467 2021.01.16 -
01:02
重大责任事故罪判多久
重大事故会被定罪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强令他人违章冒险作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
1,892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