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有价证券诈骗罪要求的客体是什么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有价证券诈骗罪的容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使用伪造、变造的 国库券或者国家发行的其他有价证券,进行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行为。所谓伪 造的国家发行的有价证券,是指仿照真实的国家发行的有价证券的格式、式样、 颜色、形状、面值等特征,采用印刷、复印、拓印等各种方法制作的冒充真国家 有价证券的假证券。所谓变造的国家有价证券、是指在真实的国家有价证券上, 采用涂改、掩盖、挖补、拼凑等方法加以处理以改变其内容如增大证券的面值、 张数等后的有价证券。前者是以完全的假冒充真,后者则是将真变成为不完全的 真,即有部分的假。不论是伪造的国家有价证券还是变造的国家有价证券,只要 行为人使用了其中之一就构成本罪;使用了两者的,也只构成本罪一罪,不能数 罪并罚。所谓使用伪造、变造的国家有价证券,是指将之用于兑换现金、抵销债 务等财产性的利益活动。所使用的既可以是自己伪造、变造的,也可以是他人伪 造、变造的。不论是自己还是他人伪造、变造的、只要属于明知而仍加以使用, 就可构成本罪。使用伪造、变造的国家有价证券进行诈骗,达到了数额较大,才 可构成本罪。如果没有达到数额较大,即使有使用伪造、变造的国家有价证券的 行为,亦不能以本罪论处。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数额较大,是指使用行为所骗 取的财物数额较大,而不是国家证券面值的数额较大。两者可以相同,即以伪造、 变造的国家有价证券获取了证券面值相同的财物;也可以相互不同,即以伪造、 变造的国家有价证券获取了与之面值不相符如多于或少于的财物。此外,数额较 大,并不是指实际所得,实际获得数额较大的财物,构成本罪且为既遂无疑。实 施了使用伪造、变造国家有价证券的行为,但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还未实际诈骗 到数额巨大的财物,只要能查明行为人完全有可能获取数额巨大的财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有价证券诈骗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并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单位亦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 有价证券诈骗罪,是指使用伪造、变造的国库券或者国家发行的其他有价证券,进行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行为。
有价证券诈骗罪的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并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有价证券诈骗罪是指使用伪造、变造的国库券或者国家发行的其他有价证券,进行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行为。
-
什么是有价证券诈骗罪
我国的刑法对有价证券诈骗罪的概念作出了明确的规定。通常情况下,有价证券诈骗罪一般是指,行为人使用伪造、变造的国库券或国家发行的其他有价证券,进行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行为。触犯了有价证券诈骗罪的犯罪分子,公安机关会先立案追究其刑事责任,法院再
2022.04.12 795 -
什么是有价证券诈骗罪
使用伪造、变造的国库券或者国家发行的其他有价证券,进行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行为是有价证券诈骗罪。构成有价证券诈骗罪,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0.08.26 143
-
有价证券诈骗罪客观要件是什么
关于请问一下有价证券诈骗罪客观要件是什么qot;有价证券诈骗罪客观要件是什么请问一下有价证券诈骗罪客观要件是什么qot;回答如下所示:有价证券诈骗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使用伪造、变造的国库券或者国家发行的
2022-06-28 15,340 -
我国有价证券诈骗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证券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如下:1、本罪侵犯的对象为双重对象,既侵犯了他人财产所有权,又侵犯了国家证券管理制度。2、本罪客观上表现为使用伪造的国库券或者国家发行的其他证券进行诈骗活动,数额较大。三、本罪主体
2021-11-08 15,340 -
有价证券诈骗罪的主体
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年满16周岁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依据《刑法》的规定,单位不是本罪的主体。
2022-07-08 15,340 -
什么是有价证券诈骗罪
证券欺诈的处罚标准: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数额巨大或者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
2021-12-21 15,340
-
01:17
有价证券是什么意思
有价证券也被称为代替性证券,是指具有一定价格和代表某种所有权或债权的凭证。最典型的就是股票和债券。比如,股票是向股份公司投资入股的凭证。有价证券就是代表公司资产所有权或债权的法律证书,即代表一种经济权利。相应的有价证券的持有者,也要承担一定
7,552 2022.04.15 -
01:46
个人诈骗罪立案要求是什么
根据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条规及刑法相关规定,个人诈骗公有或私有财物达2千元以上的行为,属于诈骗金额较大,法院应予立案;如果涉嫌诈骗公有或私有财产金额较大的,则可以构成诈骗罪。 1、个人诈骗公有或私有财产达2千元以上,属于“金额较大”;个人
845 2022.04.17 -
02:03
等价有偿是我国什么的基本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已失效)第4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但是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对条文进行了较大的修改,对平等、自愿、公平、诚信原则采用分别条文规定,删除了“等价有偿”。但是,等价有偿
2,676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