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离婚能起诉监护权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分割监护权是指当分居或离婚的父母双方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子女时,将每个子女的单独监护权分别授予父母双方的子女抚养安排 分割监护权是指当分居或离婚的父母双方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子女时,将每个子女的单独监护权分别授予父母双方的子女抚养安排,比如,一对父母拥有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那么在该夫妻离婚时,由女方获取对女儿的单独监护权,而由男方获取对儿子的单独监护权,这种子女抚养安排就是分割监护权。但是离婚监护权可以分割吗,法官在一般情况下不会采取这种子女抚养安排,因为这种方式会使子女与其兄弟姐妹分开,可能会违背子女的最大理由原则。
《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 6、在有利于保护子女利益的前提下,父母双方协议轮流抚养子女的,可予准许。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在双方离婚后,没有取得抚养权的一方,依然享有孩子的监护权。父母离婚后,对子女的权利义务仍然存在,子女无论随哪方生活,仍然是父母双方的子女。因此,离婚后,父母双方对未成年子女的监护权不变,任何一方均要履行抚养教育子女的权利与义务。
没有监护权就不能争取监护费。离婚后,父母仍有抚养、教育和保护子女的权利和义务。根据相关规定,离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的,另一方应当负担部分或者全部抚养费。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规定的协议或者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者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
-
没有抚养权离婚后有监护权吗
没有抚养权离婚后有监护权。双方离婚后,未取得监护权的一方仍享有子女监护权。父母离婚后,子女的权利和义务仍然存在,子女无论生活在哪一方,仍然是父母双方的子女。因此,离婚后,父母双方对未成年子女的监护权保持不变,任何一方都应履行抚养和教育子女的
2022.04.16 333 -
没抚养权能有监护权吗
没有抚养权并不代表没有监护权,一般情况下,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法定监护人。离婚后,父母双方对未成年子女的监护权不变,任何一方均要履行抚养教育子女的权利与义务。因此,监护权不因离婚而丧失,相反未获得抚养权的一方同时也应当通过支付抚养费,行使探视
2021.02.24 384 -
精神病监护人能起诉离婚吗
能。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配偶有虐待、遗弃等严重损害无民事行为能力一方的人身权利或财产权益行为的,其他有监护资格的人在依法变更监护关系取得监护权后,代理无民事行为能力一方提出离婚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2021.03.12 142
-
监护人有权代被监护人起诉吗
监护人有权代被监护人起诉。智力障碍,就是限制行为能力人,超出其智力水平的行为可以由其监护人帮他办理。诉讼就是其中之一。现在实行立案登记制。只要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1、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
2022-01-26 15,340 -
离婚后有没有监护权
离异后还有监护权。 一般情况下,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法定监护人。离婚后,父母双方对未成年子女的监护权不变,任何一方均要履行抚养教育子女的权利与义务。因此,监护权不因离婚而丧失,相反未获得抚养权的一方同时
2022-06-13 15,340 -
有监护权的人能到法院起诉变更监护人吗
(一)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了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其他有监护资格的人或者单位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的,按照普通程序审理;要求变更监护关系的,按照特别程序审理;既要求承担民事责任
2022-05-11 15,340 -
没抚养权能有监护权吗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抚养权和监护权是独立的两种权利,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是其父母,所以父亲或母亲一方在没有抚养权的情况下,还是有监护权的。根据2021年1月1日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六
2022-06-02 15,340
-
01:13
离婚后享有监护权么按照我国当前的法律规定,父母是未成年孩子的监护人。父母和孩子的关系,不因为其父母离婚而改变。 所以,离婚后,夫妻双方还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享有监护权。 但是如果发生以下情形,法院会根据申请,撤销其监护人的资格,安排必要的临时监护措施,并指定
1,623 2022.04.17 -
01:09
离婚子女监护权归谁夫妻离婚之后,双方依旧享有子女监护权,子女监护权不因为夫妻的离婚而发生改变。 按照我国当前的法律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即未成年人的监护人。也就是说,不满十八周岁的孩子,父母是其法律规定的监护人。父母对不满十八周岁孩子的监护,是基于父母子女关系
1,545 2022.04.17 -
01:10
起诉离婚能撤诉吗起诉离婚能撤诉。原告的案子在法院受理后,进行宣判前,以书面或者口头的形式向人民法院提出撤回起诉的要求;若申请撤诉的人是提起诉讼当事人本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必须在宣判以前,以口头或者书面的形式,提出符合法律规定且出于自愿而非受人强迫所做出的撤
754 2022.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