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解散了赔偿多少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合同到期单位不续签,或者降低合同待遇本人不续签,按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支付补偿金《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终止:(一)劳动合同期满的;第四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公司解散的补偿标准: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
解除合同赔偿多少
2021年1月1日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解除合同赔偿金额当事人可以约定,当事人没有约定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给对方当事人造成的损失。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适当减少。 赔
2022.04.13 1,056 -
劳动合同签了解散了公司有赔偿吗
签了劳动合同公司解散是需要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金的。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2020.02.17 151 -
解除合同赔偿金多少
解除合同赔偿金由双方约定,没有约定的按照以下情况确定: 1、一般应当按照因合同解除所造成的损失来确定,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 2、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损失。
2021.01.22 141
-
公司解散了员工能赔偿多少
用人单位应该支付二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劳动合同终止。按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第六项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
2022-03-15 15,340 -
公司解散赔偿多少
根据,破产,应按规定给予员工解除合同补偿金,标准为:工作满一年的给一个月补偿金(月平均工资),如果做了十年,应该给十个月补偿金。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劳动
2022-08-25 15,340 -
公司被解散赔偿多少
公司解散,赔偿金按员工入职年限计算。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经济补偿按照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支付给劳动者。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
2021-11-16 15,340 -
合同到期单位解散了有赔偿吗
合同同时期满,单位不再续签,单位应当给你经济补偿。,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终止:(一)劳动合同期满的;(二)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三)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
2022-03-21 15,340
-
01:15
公司解散员工赔偿多少根据《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公司因为有关原因导致解散的,应该给予员工一定的经济补偿,通常情况下,公司应该要提前30天以书面的形式通知员工解除劳动关系的事情,并依据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标准,按照员工在本单位的实际工作年限计算,不满六个月的,按0
1,525 2021.03.24 -
01:32
哺乳期解除合同赔偿多少首先需要注意的是,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在女职工怀孕或者哺乳期间,用人单位是不可以随意解雇女职工的。除非双方协议解除劳动合同,或者女职工存在法定能够被单方解雇的情形外,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就属于违法行为,女职工可以要求单位支付
1,059 2021.04.25 -
01:14
单方解除合同赔偿多少钱单方解除合同赔偿多少钱 单位单方面对合同进行解除的,须另外赔偿员工一个月的工资。 法律规定,有以下情况之一的,单位提前三十天,采用书面形式通知员工本人或另外支付员工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员工生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
513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