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务追讨期限过期了怎么办?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债务追讨期限过期了,可以要求债务人补充一个还款协议,重新计算诉讼时效。若是债务人同意还款一部分,则一定要接受,债务人还款的行为,视为同意履行,诉讼时效可以继续计算。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债务追讨期限过期了,可以要求债务人补充一个还款协议,重新计算诉讼时效。若是债务人同意还款一部分,则一定要接受,债务人还款的行为,视为同意履行,诉讼时效可以继续计算。
通常情况下,过了债务追诉期,债权债务的诉讼时效期不再受法律的保护。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债权灭失,债权人依然有机会获得清偿。债权人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法之一解决问题:1、继续起诉;2、催告债务人还款或要求其确认还款;3、催告保证人并在欠款催收通知书上签字。
-
债务追讨期限到期如何讨债?
(1)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尽量考虑通过友好协商,促进当事人双方就原欠款、欠条达成的还款协议。 (2)如果超过诉讼时效,当事人双方无法协商的,债权人一方可以考虑向对方发出催收到期款项通知单。
2021.03.08 227 -
债务追偿期限过期了可以怎么办
债务追偿期限过期了可以采取以下方法,具体如下: 1、要求债务人补充还款协议,重新计算诉讼时效; 2、债务人同意偿还部分的,必须接受债务人偿还的行为,视为同意履行,诉讼时效可以继续计算。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
2022.04.13 676 -
债务追讨期限问题
债务追讨的时效是三年,诉讼时效为还款期限届满之日起3年,逾期则丧失请求人民法院保护的权利。应注意的问题: 1、诉讼时效:从知道或应当知道自已权益时起三年内向法院起诉。 2、起诉的法院:你应向被告(欠款人)所在地(户籍所在地或经常居住地)法院
2021.01.26 145
-
债务追讨期限过期怎么办
债务追讨期限过期怎么办?如超过了时效,怎么办呢,若是超过了时效未要求债务人履行的债权,则可采取一些适当措施,如可以要求债务人补充一个还款协议,约定何时再还,若债务人不愿书写,则可采取录音的方式,将债务
2022-03-12 15,340 -
债务追讨期限过期怎么办?
债务追讨期限过期了,可以要求债务人补充一个还款协议,重新计算诉讼时效。若是债务人同意还款一部分,则一定要接受,债务人还款的行为,视为同意履行,诉讼时效可以继续计算。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
2022-05-11 15,340 -
债务追讨期限过期
债务追讨期限过期了,可以要求债务人补充一个还款协议,重新计算诉讼时效。若是债务人同意还款一部分,则一定要接受,债务人还款的行为,视为同意履行,诉讼时效可以继续计算。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
2022-06-02 15,340 -
债务追讨期过期怎么办
债务追讨期限过期了,可以要求债务人补充一个还款协议,重新计算诉讼时效。若是债务人同意还款一部分,则一定要接受,债务人还款的行为,视为同意履行,诉讼时效可以继续计算。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
2022-06-04 15,340
-
01:28
债务怎么追讨
首先,债权人可以私下催促债务人还款,并自行约定还款的相关事项,如果债务人不按约定还款的,债权人可以起诉到人民法院。债权人要提起诉讼的 ,首先要写好起诉状,起诉状中要包含起诉的请求和理由。 写好起诉状后,再带上起诉状、身份证、户口本、相关证据
1,077 2022.04.17 -
01:35
怎样追讨公司债务
能借钱给对方的,一般都是亲戚朋友间的走动和介绍。因此,对方借钱不还时可以先与对方沟通协商,签订还款协议。对于不能及时还款或者是无力还款的,可以协商分期还款或者是延迟还款期限等,争取快速和谐解决欠款纠纷。协商的方式不能实际解决问题的,只能采用
724 2022.04.17 -
01:01
超过债务有效诉讼期怎么办
超过债务有效诉讼期,债权人可能会丧失胜诉的权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债权债务的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以后,不会发生债权消灭的法律后果,而是发生债权人丧失胜诉权,债务人取得诉讼时效抗辩权的法律后果。根据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提起
1,352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