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清包合同不是劳务纠纷合理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建设工程劳务分包合同纠纷,用工单位与劳务分包单位之间的合同争议,不属于用人单位和职工间的劳动争议纠纷,而属于民事合同关系,所以不能够申请劳动仲裁,应该通过法院诉讼途径解决。 劳务分包企业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的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2条的规定,请求劳务费的应当得到法律支持。如果仅仅因劳务分包企业提供的劳务质量不合格引起的工程不合格,劳务分包企业请求劳务分包合同约定的劳务价款的,将得不到法律支持,并且,还应承担相应的损失。
1、总承包企业或专业施工企业与不具备相应资质的企业签定的劳务分包合同。这样的合同,根据《最高人民法院若干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1条等规定被认定为无效合同。合同无效后的处理:如果劳务分包企业提供劳务的工程合格,劳务分包企业依据《解《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的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2条的规定,请求劳务费的应当得到法律支持。如果仅仅因劳务分包企业提供的劳务质量不合格引起的工程不合格,劳务分包企业请求劳务分包合同约定的劳务价款的,将得不到法律支持,并且,还应承担相应的损失。 2、总承包企业或专业承包企业与劳务分包企业以劳务分包合同的名义签订的实质上的工程分包合同。这种合同将依据合同的实际内容及建设施工中的客观事实,及双方结算的具体情况,来认定双方合同关系的本质。其中有的可能会被认定为工程分包合同,那么就要按照工程分包合同的权利义务,来重新确认双方的权利义务。 3、工程分包企业以劳务分包合同的名义与劳务分包企业签订的实质上的工程再分包合同。这种合同将被认定为无效。工程分包企业因此种行为取得的利润将被法院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的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4条的规定收缴,或者由建筑行政管理机关作出同样的收缴处罚。
-
建设工程劳务分包合同纠纷怎样处理
(1)协商和解。协商解决是争议双方在自愿的前提下,依法谈判、磋商,在双方达成共识的基础上达成和解协议,解决纠纷。 (2)请求调解。即在双方自愿的情况下,经过中立的第三方的努力,促进双方达成和解协议。 (3)根据争议双方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
2021.03.21 145 -
建筑工程劳务分包合同纠纷分析
建设工程劳务分包合同纠纷的原因: 1、因资质问题而产生的纠纷。 2、因履约范围不清而产生的纠纷。 3、因转包而产生的纠纷。预防: (一)总承包企业或专业施工企业与不具备相应资质的企业签定的劳务分包合同。 (二)总承包企业或专业承包企业与劳务
2021.01.10 490 -
-
工程清包施工合同是否是劳务纠纷
1、建设工程合同纠纷一般不属于劳动关系,而是属于合同关系,劳役关系是雇主与雇员之间形成的一种法律关系。建设工程合同是承包人进行工程建设,发包人支付价款的合同。 2、建设工程合同包括工程勘察、设计、施工
2022-05-17 15,340 -
劳动局是否管理工程承包合同纠纷
不,建设工程合同纠纷是专属管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合同纠纷、房屋租赁合同纠纷、建设工程合同纠纷、政策性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根据房地产纠纷确定管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
2021-12-04 15,340 -
建筑工程劳务分包合同和劳务合同发生纠纷怎么办
建筑工程劳务分包纠纷的处理方式如下: 有争议的当事人自行协商解决。 如双方不能自行解决纠纷,可请第三方介入调解。 双方签订仲裁协议的,可以根据仲裁协议的内容申请仲裁解决纠纷。 如果以上三种方式不能解决
2021-11-21 15,340 -
工程承包合同纠纷
按实际情况,对于工程承包合同的纠纷,当事人可以协商解决,协商无法解决的,当事人可以根据合同约定向人民法院起诉或者提起仲裁解决。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三条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间、法人之
2022-04-01 15,340
-
00:59
建筑工程转包合同纠纷如何处理非法转包就是指的承包人在承包工程后,又将其承包的工程建设任务转让给第3人,转让人退出现场承包关系,受让人成为承包合同的另一方当事人的违法行为。发生建筑工程转包合同纠纷,当事人双方可以先自行进行协商,还可以申请第三方调解机构主持进行调解,例如
1,024 2022.04.17 -
00:56
建筑工程总包合同纠纷如何处理建筑工程总包合同纠纷的解决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第一种就是私力救济,私力救济就是指的当事人双方私下和解,这是最好的,最方便的一种解决机制;第二种就是社会救济,社会救济包括了人民调解和民商事仲裁。人民调解是指的经过人民调解后达成调解协议。民商事
1,238 2022.04.17 -
01:11
劳务合同纠纷劳动仲裁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77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即劳务合同纠纷中的当事人可以通过调解、劳动仲裁,以及提起诉讼的方式解决。 但是,在前述解决方式中存在适用顺序。根
1,790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