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造购房合同就一定是诈骗吗,有没有法律规定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伪造购房合同并不一定是诈骗。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构成合同诈骗罪。因此,如果行为人伪造购房合同并没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也没有实施骗取财产的行为的就不属于诈骗。
《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伪造购房合同大部分情况下是诈骗,属于合同诈骗。 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伪造协议合同属于合同诈骗。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
合同诈骗有哪些法律规定
合同诈骗罪主要规定在《刑法》中。《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
2020.05.22 158 -
-
只要伪造合同就是合同诈骗么
伪造合同不一定就是诈骗,合同诈骗是以非法占有对方的财物为目的,通过伪造合同、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等的方式进行诈骗的行为。 一、合同诈骗行为表现为下列五种形式: 1、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2、以伪造、变造、作
2021.12.26 97
-
只要说不是伪造合同的就一定是合同诈骗吗
伪造合同不一定就是诈骗,合同诈骗是以非法占有对方的财物为目的,通过伪造合同、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等的方式进行诈骗的行为。 一、合同诈骗行为表现为下列五种形式: 1、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
2023-07-20 15,340 -
怎样伪造购房合同?伪造购房合同构成诈骗罪吗?
伪造购房合同进行贷款,应当定性为贷款诈骗罪。 诈骗罪、贷款诈骗罪是法条竞合关系。诈骗罪是贷款诈骗罪的上位概念,是一般的诈骗所构成的犯罪。在利用伪造的购房合同进行诈骗的行为中,目的是为了骗取贷款,伪造合
2022-08-01 15,340 -
法律规定伪造欠条算诈骗罪吗,有没有法律依据
伪造欠条有可能算诈骗罪,当然也有可能会构成虚假诉讼罪,需要根据犯罪的行为程度来做出不同的判断。若存在非法占有为目的,采取虚构等相关的手段,骗取他人数额较大财产的,将会按照诈骗罪来处罚。
2023-08-30 15,340 -
伪造购房合同诈骗他人获刑伪造合同负什么法律
伪造购房合同诈骗他人,该行为涉嫌合同诈骗罪。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2022-10-05 15,340
-
01:03
伪造合同诈骗判多久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合同诈骗罪,是指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合同诈骗罪有三档法定刑期,合同诈骗罪的刑罚主要如下:骗取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
1,850 2022.05.11 -
01:19
集资诈骗罪有哪些法律规定集资诈骗罪是指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违反我国有关的金融法律法规的规定,使用诈骗的方式进行非法集资,从而扰乱国家正常的金融秩序,对公私财产所有权进行侵犯,并且是数额较大的行为。犯罪的主体不仅是具有刑事责任的自然人还可以是单位。在现代的社会中
1,768 2022.04.17 -
01:31
购房定金只有收据没有合同能退吗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购房定金只有收据没有合同能退吗? 只有收据而没有签订合同的购房定金,也能退。购房者可以凭着收据,向售楼方主张定金的返还。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定金的退还必须符合法定的条件。只有当合同不能继续签订,而且不能继续签订或履行原因不能
1,913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