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离婚判决一方完成就可以了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除非能证明债权人与债务人明确约定为个人债务,或者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第三人知道该约定,否则即使男女双方离婚时,约定由一方承担的债务,债权人仍有权向男女双方主张权利。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法释[2003]19号):第二十四条债权人就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以个人名义所负债务主张权利的,应当按夫妻共同债务处理。但夫妻一方能够证明债权人与债务人明确约定为个人债务,或者能够证明属于婚姻法第十九条第三款规定情形的除外。第二十五条当事人的离婚协议或者人民法院的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已经对夫妻财产分割问题作出处理的,债权人仍有权就夫妻共同债务向男女双方主张权利。一方就共同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后,基于离婚协议或者人民法院的法律文书向另一方主张追偿的,人民法院应当支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规定:第十九条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的规定。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约束力。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第三人知道该约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财产清偿。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必须等待离婚判决书生效才是离婚。人民法院通过开庭审理,如果双方夫妻感情确已破裂,人民法院会作出准予离婚的民事判决书,等判决生效后,双方的婚姻关系即解除。
-
-
一方未出席离婚起诉状就可以判决吗
如果一方当事人未出席离婚案件,且经传唤后无正当理由不到庭的,法院能依法作出缺席判决。缺席判决是指开庭审理案件时,只有一方当事人到庭,人民法院依法对案件进行审理之后所作出的判决。
2020.11.28 98 -
起诉离婚对方不到庭,一次就可以判决离婚吗
起诉离婚对方不到庭,有证据证明夫妻感情确已破裂的,一次就可以判决准予离婚。同时,离婚案件有诉讼代理人的,本人除不能表达意思的以外,仍应出庭;确因特殊情况无法出庭的,必须向人民法院提交书面意见。
2020.10.22 88
-
判决离婚,有一方未到庭就判决了,这样是否有效?
有效的,一方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否则法院可以缺席判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第一百四十三条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
2022-10-09 15,340 -
一审判决离婚, 而而另一方在服刑, 这样的离婚判决是否就是离婚了?
已经离婚了。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对于一审民事判决,当事人有15天的上诉期,如果在收到判决书之日起15天内双方都没有上诉的,则一审判决即生效。所以,如果法院一审判决准予离婚,而双方都没有上诉的,判决生效
2022-02-12 15,340 -
家暴一次就可以判决离婚了吗
一次家暴可能判离婚。如果双方都认为感情确实破裂,没有和好可能,就会判决双方离婚;否则,不会判决双方离婚。 第三十二条男女一方要求离婚的,可由有关部门进行调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 人民法院审理
2022-08-14 15,340 -
离婚判决各半承担,要是一方完成了是不是就没事了?
除非能证明债权人与债务人明确约定为个人债务,或者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第三人知道该约定,否则即使男女双方离婚时,约定由一方承担的债务,债权人仍有权
2022-10-09 15,340
-
01:06
离婚协议书写完了签字就可以离婚了是吗?离婚协议书写完了双方签字,还需到民政局办理离婚手续,取得离婚证之后才算离婚。双方拿着结婚证,身份证,照片,离婚协议共同到有管辖权的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办理离婚登记,填写申请书。然后由婚姻登记机关工作人员进行审核。初审通过就会给双方一个离婚登记申
1,698 2022.05.11 -
01:00
夫妻一方死都不离婚这婚还可以离吗夫妻一方不同意离婚的,另一方可以通过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的方式达到离婚的目的。如果双方感情确实已经破裂,经过调解无效的,法院会准予双方离婚。具体来讲,如果具有以下情形,并且经调解无效的,法院将准予离婚:1、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2、对家庭成
1,974 2022.05.11 -
01:21
逃避债务假离婚这样可以吗为了逃避夫妻共同债务,双方假离婚,事后双方都不能免于承担共同债务的连带清偿责任。共同债务的清偿,和夫妻关系是否继续存续并不存在任何关系。无论双方是在婚内,还是已经离婚,只要共同债务尚未获得完全清偿,债权人当然可以要求双方偿还债务。这时候,债
1,070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