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间歇性精神病人如何办理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如何认定夫妻感情确已破裂的若干具体意见》第3条规定:婚前隐瞒了精神病,婚后经治不愈,或者婚前知道对方患有精神病而与其结婚,或一方在夫妻共同生活期间患精神病,久治不愈的,视为夫妻感情确已破裂。一方坚决要求离婚,经调解无效,可依法判决准予离婚。据此规定,配偶患有精神病的情形有三种情况: 1、婚前曾患过精神病,婚后因受某种刺激复发; 2、婚前未曾患有精神病,婚后因某种强刺激或外伤造成精神病; 3、因精神病遗传而在婚后患精神病。离婚案件中,是否准予离婚的法定理由夫妻感情是否确已破裂。法律依据是我国新《婚姻法》第三十二条的规定:男女一方要求离婚的,可由有关部门进行调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所以,如果配偶一方为精神病人,另一方向法院起诉的,法院是否判决离婚,关键是看感情是否确已破裂。在一般的离婚案件中,离婚诉讼必须由本人亲自进行。但是,因精神病人的特殊情况,应当区别对待,如果是间歇性精神病,应当在其精神正常的时间进行诉讼,如果是无诉讼能力或者是限制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应由其父母、成年子女、共同生活的有抚养关系的兄弟姐妹代为诉讼。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在一般的离婚案件中,离婚诉讼必须由本人亲自进行。但是,因精神病人的特殊情况,应当区别对待,如果是间歇性精神病; 应当在其精神正常的时间进行诉讼,如果是无诉讼能力或者是限制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应由其父母、成年子女、共同生活的有抚养关系的兄弟姐妹代为诉讼。
-
间歇性精神病人如何离婚
间歇性精神病人的离婚,可以由精神病人的监护人为其实施离婚事宜。可以由监护人和一方当事人进行协议离婚,对于财产的分割、子女的抚养、债务的处理进行协商签订离婚协议书,向婚姻登记部门申请离婚登记;在三十日期限届满后,去到民政部门领取离婚证。根据2
2021.03.07 153 -
间歇性精神病人犯罪如何处理
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
2020.12.24 149 -
对间歇性精神病人如何量刑
间歇性精神病人若在无法辨认自身行为时犯罪的,不追究刑事责任;若可以辨认自身行为,则应当按照刑法规定处罚。《刑法》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
2020.03.28 140
-
与间歇性精神病人如何办理离婚
与间歇性精神病人如何办理离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如何认定夫妻感情确已破裂的若干具体意见》第3条规定:婚前隐瞒了精神病,婚后经治不愈,或者婚前知道对方患有精神病而与其结婚,或一方
2021-01-27 15,340 -
如何鉴定间歇性精神病人?
可以申请做精神病鉴定,但精神病鉴定并非是不承担法律责任的护身符,如果是经鉴定为间歇性精神病患者,但其在作案的时候是否处于发病期间还应当再做鉴定,因为间歇性精神病患者在正常的时候犯罪仍应当承担相应的刑事
2022-07-12 15,340 -
间歇性精神病人如何离婚
婚前隐瞒了精神病,婚后久治不愈,或者婚前知道对方患有精神病,而与其结婚,或一方在夫妻共同期间患精神病,久治不愈的,到法院起诉离婚。
2022-08-07 15,340 -
间歇性精神病人如何离婚?
属于身份关系的诉讼,必须由离婚当事人表明是否愿意离婚,诉讼代理人无权表示离与不离这种意见,而患精神病的离婚当事人又无诉讼行为能力,因此,这类案件应由人民法院以判决的形式结案。对于诉讼代理人与对方协商,
2022-05-22 15,340
-
00:52
精神病犯罪如何处理
对精神病人犯罪的处理方法需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具体有以下三点: 1、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犯罪的,不负刑事责任; 2、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3、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
710 2022.05.27 -
01:06
如何申请撤销精神病史
申请撤销精神病史的流程如下:对精神病病情再行诊断,用新的诊断证明与前边的病例记录对照判断。若确实恢复正常了,不需要撤销精神病病史,就属于正常人了。如果确实是医院在就诊中存在过错,可以请求医院承担精神损害赔偿的,具体可跟医院协商,医院不能篡改
10,640 2022.05.11 -
01:10
精神病人犯罪怎么处理
精神病人犯罪的处理方式有: 1、精神病作为特殊的犯罪主体,其刑事处罚应当根据具体的犯罪行为来决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识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对他人造成的危害后果,法院不予追究其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及时通知和责令其家属或者监护人对病人进行严格看管
4,986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