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章使用注销是否犯法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使用注销公章是违法的。若在知情的情况下使用已经失去效力的公章进行合同的签订,则可能构成我国《刑法》 中的诈骗罪。《刑法》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使用注销公章属于违法行为。如果此时还用这个公章签订合同,是要承担法律责任的,而且很可能涉及诈骗罪。印章停止使用后,使用单位应当在十日内将印章全部交回上级主管部门或登记管理机关封存;逾期不交的,由上级主管部门或登记管理机关予以收缴。
违法,在公司注销时公章是要销毁的,公司注销后公章是没有法律效益的,公司注销时,原公章是由制发机关制发的,交由制发机关销毁,没有制发机关的,企业可自行销毁,公司注销是指当一个公司宣告破产,被其它公司收购、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不续、或公司内部解散等情形时,公司需要到登记机关申请注销,终止公司法人资格。
-
注销公司后用公章是否违法
违法,在公司注销时公章是要销毁的,公司注销后公章是没有法律效益的,公司注销时,原公章是由制发机关制发的,交由制发机关销毁,没有制发机关的,企业可自行销毁,公司注销是指当一个公司宣告破产,被其它公司收购、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不续、或公司内部解散
2020.12.13 676 -
使用公章犯法吗?
使用注销公章属于违法行为。如果此时还用这个公章签订合同,是要承担法律责任的,而且很可能涉及诈骗罪。印章停止使用后,使用单位应当在十日内将印章全部交回上级主管部门或登记管理机关封存;逾期不交的,由上级主管部门或登记管理机关予以收缴。上级主管部
2020.01.29 234 -
使用假公章犯法吗
使用假公章犯法。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伪造、变造、销售、盗窃、抢劫、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
2022.03.23 415
-
使用注销公章是不是犯法
1、使用注销公章是违法的。若在知情的情况下使用已经失去效力的公章进行合同的签订,则可能构成我国《刑法》中的诈骗罪。 2、《刑法》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
2022-06-11 15,340 -
使用注销公章犯法吗
违法,在企业名称注销后,其他企业如果符合情况是可以使用该名称的。一般情况下,注销满一年后到工商部门申请审核,如果工商局能审核下来,就能用,不能审核下来就不能用。公司注销是指当一个公司宣告破产,被其它公
2022-05-30 15,340 -
注销公章是不是犯法
1、使用注销公章是违法的。若在知情的情况下使用已经失去效力的公章进行合同的签订,则可能构成我国《刑法》中的诈骗罪。 2、《刑法》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
2022-06-28 15,340 -
注销公章犯法吗?
违法,在企业名称注销后,其他企业如果符合情况是可以使用该名称的。一般情况下,注销满一年后到工商部门申请审核,如果工商局能审核下来,就能用,不能审核下来就不能用。公司注销是指当一个公司宣告破产,被其它公
2022-05-29 15,340
-
01:17
公司注销是什么意思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关于公司注销的规定,公司注销指的是当一家公司在宣告破产,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不续、被其它企业收购、或者公司内部解散等情况时,该公司需要至登记机关申请注销,终止公司法人资格的过程。 公司注销一般包括外部和内部两种原因
17,475 2022.04.17 -
01:18
公司注销后法人多久可以注册新公司
公司注销后,法人随时可以注册新公司,法律并没有对此进行限制。注册公司需要准备的材料如下:公司登记(备案)申请书》;《指定代表或者共同委托代理人授权委托书》及指定代表或委托代理人的身份证件复印件;全体股东签署的公司章程;股东的主体资格证明或者
4,281 2022.04.17 -
01:20
公司注销清算费用包括哪些
根据《公司法》相关规定,公司注销时,清算的费用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1、在公司清算期间,公司员工的生活费以及办公费用; 2、清算公司的财产、变卖以及分配所需要的费用; 3、在清算期间,公司设备设施所花费的维护费用及审计评估费用等; 4、为债权
3,331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