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房产税和契税有什么区别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房地产税与房产税的区别: 房产税是以房屋为征税对象,按房屋的计税余值或租金收入为计税依据,向产权所有人征收的一种财产税。 契税是以所有权发生转移变动的不动产为征税对象,向产权承受人征收的一种财产税。 房产税每年都要交,而契税只在房屋发生转移时才交。
《中华人民共和国房产税暂行条例》第二条 房产税由产权所有人缴纳。产权属于全民所有的,由经营管理的单位缴纳。产权出典的,由承典人缴纳。产权所有人、承典人不在房产所在地的,或者产权未确定及租典纠纷未解决的,由房产代管人或者使用人缴纳。 前款列举的产权所有人、经营管理单位、承典人、房产代管人或者使用人,统称为纳税义务人(以下简称纳税人)。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主要有以下区别: 1、房产税的征税对象是房屋,然后按照房屋的计税余值,或租金收入为计税依据,向产权所有人征收的一种财产税。契税的征税对象则是所有权变动的房地产,向产权人征收的一种财产税。 2、房产税每年都要交,而契税只在房屋转让时缴纳。 3、房地产税税率一般为12%和1.2%,契税税率为3%到5%。
房产税和契税的区别是: 1、征收对象不同,房产税的征税对象是房屋,契税的征税对象是所有权变动的房地产; 2、缴纳时间不同,房产税每年都要交,而契税只在房屋转让时缴纳; 3、税率不同,房地产税税率一般为12%和1.2%,契税税率为3%至5%。
-
契税和房产税是什么区别
房产税和契税是有区别的,房产税是向卖房人征收的,契税是向买房人与卖房人双方征收的,房产税是有界限的,而契税是只要有买卖房的交易就要交纳的.现在实行的房产税又有了新的变化,所购房屋超过二年后,可以不交纳房产税,原有的规则是五年。
2020.05.28 223 -
房产税和契税的区别
主要有以下区别: 1、房产税的征税对象是房屋,然后按照房屋的计税余值,或租金收入为计税依据,向产权所有人征收的一种财产税。契税的征税对象则是所有权变动的房地产,向产权人征收的一种财产税。 2、房产税每年都要交,而契税只在房屋转让时缴纳。 3
2020.10.22 683 -
房产税和契税的区别是什么
房产税和契税有3个区别,具体如下: 1、房产税的征税对象是房屋,然后按照房屋的计税余值,或租金收入为计税依据,向产权所有人征收的一种财产税。契税的征税对象则是所有权变动的房地产,向产权人征收的一种财产税; 2、房产税每年都要交,而契税只在房
2022.06.11 950
-
2022年房产税与契税有什么区别
房产税与契税的区别有: 1、征税对象区别。房产税是向卖房人征收的,契税的征税对象是境内转移土地、房屋权属的承受人。 2、缴税范围区别。房产税限于城镇的经营性房屋,不包括农村;契税范围不限制,只要发生买
2022-11-21 15,340 -
房产税和契税有什么区别
房产税:是以房屋为征税对象,按房屋的计税余值或租金收入为计税依据,向产权所有人征收的一种财产税。契税:是以所有权发生转移变动的不动产为征税对象,向产权承受人征收的一种财产税。应缴税范围包括:土地使用权
2022-06-01 15,340 -
契税和房产税有什么区别
房地产税和权利税有区别,第一房地产税是向卖方征收的,权利税是向买方和卖方征收的,房地产税有界限,权利税只要有买卖房间的交易就要支付。现在实施的房地产税又发生了新的变化,购买的房屋超过2年后,不缴纳房地
2021-10-01 15,340 -
房产税和契税有什么区别?
房产税:是以房屋为征税对象,按房屋的计税余值或租金收入为计税依据,向产权所有人征收的一种财产税。契税:是以所有权发生转移变动的不动产为征税对象,向产权承受人征收的一种财产税。应缴税范围包括:土地使用权
2022-06-25 15,340
-
01:34
什么是契税契税一般是指像土地、房屋等不动产的产权发生转移或者变动时,就产权人所订契约按照产价的一定比例向新的业主或产权承受人所征收的一次性税收。 契税除和其他税收具有相同的性质和作用之外,还具有其自身的一定特征 1、征收契税旨在为了保障不动产持有人的
5,053 2022.04.17 -
01:21
小产权房和大产权房有什么区别小产权房与大产权房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所有权人有没有获得国家颁发的使用权证,以及是否允许参与市场交易。大产权房是指,已经缴纳了土地出让金,能够获得房管部门颁发的产权证书的房产。小产权房是指没有缴纳土地出让金,产权证不是由房管部门颁发的房屋。一
156 2022.11.21 -
00:59
房屋契税可以退吗二手房契税可以退。一般可以分为以下的三种情况,具体如下: 1、纳税人已经按照预售面积、预售房款缴纳契税,但是办理房产证时,发现实测面积和预售面积有误差,导致房款发生变化,导致纳税人多缴税款的,那么可以申请退税; 2、纳税人超过需要纳税额缴纳
10,451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