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付儿子抚养费只有通过起诉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我国法律规定,离婚的父母对未成年子女仍然有抚养的义务,如果有一方不履行义务,便意味着违反法律,向法院起诉,申请强制执行。 2、以孩子的名义写一份起诉状,内容是找孩子的父亲(或母亲)要抚养费; 3、交到孩子父亲居住地法院,缴纳立案费20元左右; 4、开庭审理; 5、开庭前准备好证据,离婚协议书或判决书; 6、如果您准备请律师,最好在一开始就去找律师咨询。 7、《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五条 【离婚后子女抚养费的负担】离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的,另一方应当负担部分或者全部抚养费。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前款规定的协议或者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者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抚养费可以通过起诉支付。离婚后,不抚养子女的一方不支付抚养费时,另一方要求抚养费的方式有:协商解决,子女抚养费的支付最好由夫妻双方协商解决;起诉解决,法院将根据双方的经济状况、当地生活水平等因素,确定最有利于儿童成长的抚养费金额,并判决抚养费的支付时间和方式;申请强制执行。
婚内多久不支付抚养费起诉多久都可以起诉。即一方不支付抚养费,经过催告后仍不支付的,另一方有权向法院起诉要求对方及时支付抚养费。且追索抚养费的期限不受诉讼时效的限制。
-
可以通过起诉要求支付抚养费吗
可以通过起诉要求支付抚养费。离婚后,不抚养子女的一方不支付抚养费时,另一方索要抚养费的途径有: (一)协商解决。子女抚养费的支付最好由夫妻双方协商解决。协商的内容主要包括另一方需要支付多少抚养费、在什么时间支付、以什么方式支付。 (二)起诉
2021.02.07 105 -
可以通过起诉要求支付抚养费吗?
可以通过起诉要求支付抚养费,子女抚育费的数额,可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确定。有固定收入的,抚育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育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
2021.03.30 132 -
支付不起孩子抚养费
不直接抚养方给不起抚养费的,可以先与直接抚养方就抚养费的支付问题进行协议,直接抚养方同意分期的,不直接抚养方可以分期支付,不直接抚养方分期也给不起的,可以在对方同意的情况下减少抚养费的支付数额或者暂停孩子抚养费的支付;如果上述方式都不能支付
2021.01.11 136
-
一方不支付儿子抚养费只有通过起诉吗
1、我国法律规定,离婚的父母对未成年子女仍然有抚养的义务,如果有一方不履行义务,便意味着违反法律,向法院起诉,申请强制执行。 2、以孩子的名义写一份起诉状,内容是找孩子的父亲(或母亲)要抚养费; 3、
2023-07-25 15,340 -
一方不支付孩子抚养费只有通过起诉吗
1、我国法律规定,离婚的父母对未成年子女仍然有抚养的义务,如果有一方不履行义务,便意味着违反法律,向法院起诉,申请强制执行。 2、以孩子的名义写一份起诉状,内容是找孩子的父亲(或母亲)要抚养费; 3、
2023-07-25 15,340 -
前夫不给儿子抚养费只有通过起诉吗
1、我国法律规定,离婚的父母对未成年子女仍然有抚养的义务,如果有一方不履行义务,便意味着违反法律,如果不支付子女抚养费的,可以向法院起诉,申请强制执行。 2、《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五条离婚后,子女由一
2023-07-28 15,340 -
子女不支付公公赡养费只有通过起诉吗
1、子女不给赡养费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2、赡养老人是子女的法定义务,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权利。 3、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2023-07-25 15,340
-
00:58
抚养费如何支付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抚养费的给付方式分为定期给付和一次性给付,定期给付的,一般给付至子女十八周岁为止;如果有经济条件的,也可以一次性给付。另外,如果父母双方已经约定好抚养费给付方式和金额,但是给付抚养费的一方下落不明或者暂无经济收入的,可以用
1,401 2021.04.25 -
01:07
抚养费怎么支付根据相关的规定,子女抚养费的支付形式有以下几种: 1、抚养人可以一次性给付子女的抚养费,不过对于这种给付的形式,虽然很多人认为需要谨慎使用,但因为国民经济收入的不断增加,工作调动也较为频繁,同时考虑到人民法院的执行效率;一般在人民法院判决父
1,764 2021.04.25 -
01:19
不支付抚养费会怎么样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不给抚养费会怎么样 承担子女抚养费用的一方不支付子女抚养费时,另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根据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父母对未成年子女、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具有法定的抚养义务。抚养费的具体数额,可以由父母双方共同协商决定,就抚养
1,514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