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下落不明的人走了法律将如何判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与下落不明的人离婚的方式有:在一定条件下请求下落不明的人宣告死亡,然后婚姻关系就自然消灭;也可以通过法定流程请求与下落不明的人离婚。公民下落不明满四年,或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满二年,或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经有关机关证明该公民不可能生存,利害关系人申请宣告其死亡的,向下落不明人住所地基层人民法院提出。
《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二条 下列民事诉讼,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原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原告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二)对下落不明或者宣告失踪的人提起的有关身份关系的诉讼。 第一百八十四条 公民下落不明满四年,或者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满二年,或者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经有关机关证明该公民不可能生存,利害关系人申请宣告其死亡的,向下落不明人住所地基层人民法院提出。 申请书应当写明下落不明的事实、时间和请求,并附有公安机关或者其他有关机关关于该公民下落不明的书面证明。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下落不明是指公民离开最后住所地没有音讯的情况。在我国,公安机关是公民户籍管理的法定部门,所以,由公安机关出具当事人下落不明的证明,也最具证明效力。一般情况下,应由当事人的住所地,即户籍所在地的公安机关出具证明。
夫妻一方想离婚,但是对方又失去联系,下落不明。这种情况当事人可以离婚吗?如果可以,有什么解决办法呢? 《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与下落不明的人离婚的,有以下两种解决方法: 第一种,如果一方当事人下落不明满两年或已经两年以上了,那么想离婚的当事人可以先向法院申请失踪或死亡,当人民法院作出下落不明人失踪或死亡宣告的,其婚姻关系也在宣告之日起自动解除,达到离婚的法律效果。 第二种,就是当事人可以直接向法起诉离婚,以离婚诉讼请求要求法院立案,法院是可以立案受理的,然后正常走离婚诉讼的程序就可以了。
-
如何向下落不明的人要债
向下落不明的人要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失踪,请求财产代管人从失踪人的财产中支付其所欠债务。也可以在诉讼时效内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依法享有起诉权利,符合条件的,人民法院应当立案。 债务人下落不明满两年的,债权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宣告对方为失踪
2021.02.25 126 -
如何向下落不明的人要债?
1.向下落不明的人要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失踪,请求财产代管人从失踪人的财产中支付其所欠债务。 2.也可以在诉讼时效内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依法享有起诉权利,符合条件的,人民法院应当立案。 3.债务人下落不明满两年的,债权人可以向法院申请
2020.06.18 212
-
欠款人如何处理有下落不明的法律
法律分析 欠款人下落不明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欠款人偿还债款。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一般为三年,债权人应当在诉讼时效期间内提出起诉,符合起诉条件的,人民法院应当予以受理。
2023-11-25 15,340 -
如何与法律上的下落不明的人离婚
与下落不明的人离婚的方式有:在一定条件下请求下落不明的人宣告死亡,然后婚姻关系就自然消灭;也可以通过法定流程请求与下落不明的人离婚。公民下落不明满四年,或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满二年,或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
2023-09-04 15,340 -
欠债人下落不明担保人有责吗,下落不明如何起诉
一、欠债人下落不明担保人有责吗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保证的方式分为一般保证与连带责任保证。一般保证是指保证人仅对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承担补充责任的保证。连带责任保证是指保证人在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与债务人负连
2022-10-27 15,340 -
债务人下落不明有何法律风险
根据你所讲情况,简单分析如下: 1、最大的风险是诉讼时效问题,不是很清楚“第三年开始没有准时付利息”的具体含义,另外该借款人从何时开始没有支付任何利息? 2、你们之间约定利息超过国家规定的民间借贷利率
2022-03-17 15,340
-
00:49
私人借钱不还如何走法律
私人借钱不还走法律途径的规定如下: 1、向法院起诉的流程如下:提交交诉状申请立案;法院发出受理通知;法院组织双方交换证据;被告递交答辩状;开庭审理、质证、辩论;宣布判决结果;判决生效执行; 2、在起诉的时候,如果案件有调解的可能性,并且调解
775 2023.01.04 -
01:06
买了新房子如何落户
买房子落户,一般有以下的六个步骤,具体如下: 1、申请:申请人将申请材料面交,或者寄送到相关的办理机关; 2、受理:窗口工作人员收到申请材料后当场,或者规定工作日内,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 3、审查:办理人员对申请人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查
4,995 2022.05.11 -
00:59
法人免责声明有法律效力吗
法人免责声明是否有法律效力,要看是否符合法律的规定。具备下列四个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就算是有效: 1、订立法人免责声明的双方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订立的法人免责声明表达了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 3、订立的法人免责声明没有
3,353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