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借人家的钱,夫妻其中一方担保签字生效么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民间借贷中夫妻一人签字生效,但是需要具备以下条件:各当事人均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借贷合同合法、不违背公序良俗的。如果一人签字,经另一方事后追认或者该借款用于夫妻共同生活、生产经营的,该借款属于夫妻共同债务,夫妻都有偿还的责任。 2、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第一千零六十四条夫妻双方共同签名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以及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 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但是,债权人能够证明该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或者基于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民间借贷夫妻一人签字是生效的。只是会有个人债务或者共同债务的分别。根据法律规定,夫妻双方共同签名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以及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
根据新法律规定,借钱给已婚人士,一定要让夫妻双方共同签字,或是一方签完字之后向夫妻另一方说明,通过电话录音、聊天记录等方式得到对方的明确表示,该笔债务是夫妻的共同意思,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将来要求夫妻共同偿还债务。
-
夫妻借贷中夫妻一方签字怎么判
民间借贷夫妻一方签字如果所借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了,则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如果夫妻一方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认定为一方个人债务。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九条,离婚时,夫妻共同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偿或者财产归各自
2021.03.08 123 -
夫妻借钱只有一方签字借条有效吗?
夫妻借钱一方签字借条是成立的,但是若想证明是夫妻共同债务的话,需要证明该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或者基于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
2021.01.22 270 -
借钱给朋友要担保人还钱吗?
借款人未按时还款的,担保人需要还钱,责任承担方式与担保性质有关。如果在担保时约定了在借款人不能还款的情况下,担保人需要还款的,则为一般保证,担保人在借款人无力还款的情况下才需要承担责任。如果在担保时无任何约定,则为连带责任保证,贷款人可以要
2021.05.31 89
-
我一朋友夫妻为其姑姐担保六万元贷款。我一朋友夫妻为其姑姐担保
担保,分为一般保证和连带保证。 1、如果在担保时写明如果借款人不能偿还,负责担保,那么就是一般保证, 法律上对一般保证是这样规定的,当借款人在法律上不能偿还(申请执行后,不能执行),才可以执行保证人的
2022-10-15 15,340 -
借钱夫妻都签字吗?还是其中的一方签字就可以了?
一张借条上有两个人签字,债权人就可以向其中的任何一人或者同时两人催讨债务,或者需要向法院起诉即同;如果借条上只有一个人签名的话,债权人就只能向实际签字的这个人催讨债务,如需向法院起诉的,也只能起诉这个
2022-07-16 15,340 -
借款担保人,朋友借钱帮人家做担保人结果朋友跑了
先承担担保责任,之后向债务人追偿、。
2022-10-06 15,340 -
夫妻借钱一方签字的借条有效吗
借条是成立的,但是若想证明是夫妻共同债务的话,需要证明该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或者基于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夫妻债务纠纷案件适用法律有关问题的解释》: 第一
2022-07-01 15,340
-
01:03
朋友借钱后一直没钱还怎么办
朋友借钱后一直以各种理由拖延还款,甚至以自己的行为表明拒绝还款的情况,可以告知其应当按时还款,否则将采取法律手段。如果该朋友仍然不还款的,债权人可以收集好相关的证据向法院起诉,申请支付令。债权人应当及时向人民法院起诉,避免超过诉讼时效。如果
1,651 2022.04.15 -
00:51
朋友借钱不还一直拖怎么办
朋友借钱不还可以向朋友催讨,也可以向法院起诉,具体如下: 1、朋友借钱不还一直拖,那么可以首先进行催讨。催讨既可以是口头的形式,也可以是书面的形式,还可以委托律师发律师函进行催款; 2、其次,还可以向法院起诉。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可以去法院
1,607 2022.05.27 -
00:58
朋友借钱不给怎么办
朋友借钱不还的,可以先与其私下协商,若其对还款时间、还款方式等有异议的,可再次协商约定。若双方协商不成的,债权人可以起诉到人民法院。法院会依法进行调解,对于调解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按照具体情况进行判决。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起诉方
1,395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