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有谁知道夫妻债务连带责任的答辩状如何写?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可以参照的夫妻债务连带责任的答辩状:答辩人:____ 被答辩人:____ 答辩人就被答辩人所诉民间借贷纠纷一案具体答辩如下: 一、我不同意偿还该笔借款,被告 向被答辩人借款我不知情,借据上也没有我的签字,根据被答辩人诉称内容是被告____和____两人于2014以做生意为由向其借款,可以说明该款没有用于我们夫妻存续期间共同生活或共同经营,故该款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我不应承担还款责任。 二、我与____现已离婚,收到诉状后我向法院提供我们离婚证复印件一份可以证明,被告多次来我家要钱后我才知道刘丕剑向被答辩人借钱的情况,我现在独自抚养两个孩子也无能力偿还该笔借款。 综上所诉,被答辩人起诉答辩人于法无据应驳回被答辩人对答辩人的起诉。 此致 ____人民法院 答辩人:____ 日期:____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一)婚前一方借款购置的财产已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为购置这些财产所负的债务; (二)夫妻为家庭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 (三)夫妻共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负的债务,或者一方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经营收入用于家庭生活或配偶分享所负的债务; (四)夫妻一方或者双方治病以及为负有法定义务的人治病所负的债务; (五)因抚养子女所负的债务; (六)因赡养负有赡养义务的老人所负的债务; (七)为支付夫妻一方或双方的教育、培训费用所负的债务; (八)为支付正当必要的社会交往费用所负的债务; (九)夫妻协议约定为共同债务的债务; (十)其他应当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的债务。
-
夫妻债务连带责任的范围
夫妻债务连带责任的范围如下: (一)婚前一方借款购置的财产已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为购置这些财产所负的债务; (二)夫妻为家庭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 (三)夫妻共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负的债务,或者一方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经营收入用于家庭生活或配
2021.03.04 143 -
夫妻共同债务连带责任
夫妻财产是共同共有关系,夫妻双方共同地平等地享有共有财产的各种利益,共同地平等地负担由共有财产产生的各种义务。对外民事法律关系中,夫妻双方对共同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2021.04.22 250 -
如何防止夫妻信用卡债务连带责任
收集证据证明信用卡欠款不用于家庭生活就能防止夫妻信用卡债务连带责任。债权人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主张夫妻债务权利的,应当按照夫妻共同债务处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离婚时,原夫妻共同生活的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
2022.05.11 297
-
夫妻间连带债务的答辩状
民事答辩状答辩人:XXXXXXXXXXXXXX被答辩人:XXXXXXXXXXXXXXX答辩人就被答辩人所诉民间借贷纠纷一案具体答辩如下: 1、我不同意偿还该笔借款,被告向被答辩人借款我不知情,借据上也
2021-09-27 15,340 -
有关债务夫妻连带责任是如何的
共同债务必须具备两个特征:一是为了共同生活或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二是为履行法定义务所负债。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夫妻为家庭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如购置共同生活用品所负债务;购买、装修共同居住的住房所负的
2022-07-28 15,340 -
如何免除夫妻债务连带责任
第一、你在做债务约定之前,你丈夫欠的债属于你们夫妻的共同债务第二、你如果想用签订协议的方式,避免偿还你丈夫欠的债的话,只能对今后可能的欠债进行约定,而且这种约定如果借钱给你丈夫的人不知道你们有协议的话
2022-02-03 15,340 -
夫妻债务连带责任
夫妻债务连带责任的范围: 1、婚前一方借款购置的财产已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为购置这些财产所负的债务。 2、夫妻为家庭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即夫妻共同债务。2021年1月1日生效的《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四
2022-07-12 15,340
-
01:05
什么是债务连带责任
债务连带责任是相对按份责任而言的,就是说在履行债务时,债权人可以请求债务人中的任何一人对债务的部分或全部承担责任,在相关债务人对债权部分或全部履行后,可以向其他的债务人进行追偿的一种形式。也就是说,如果债务人所承担的是连带责任,就无所谓对债
2,035 2022.04.15 -
01:02
离婚被告答辩状怎么写
首先,要在开头写明答辩人的姓名、性别、民族、出生日期、户籍所在地等信息; 其次,答辩人要根据对方起诉状的内容一一进行答辩,如果不同意离婚,可以提出,双方当前情况,不属于法定判离情形的答辩意见。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男女双方感情破裂且调解失
5,764 2022.04.17 -
01:12
离婚答辩状有什么用
离婚答辩状,是指离婚案件中的被告针对原告起诉的事实与理由,进行答复和辩解的法律文书。答辩状可以反驳原告于起诉状中控诉的内容,能够表现出被告对同一问题与原告不同的解释,有利于被告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有助于法官在审理时对原、被告双方的婚姻状况
2,153 2022.04.17